【摘 要】
:
包气带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系统中重要的介质空间,对缓解地下水的硝酸盐(NO3-)污染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包气带内固、液、气三态共存,土壤理化性质复杂多变,为各种微生物的广泛分布及共存提供了充分的环境条件,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性的生物环境系统。近年来,利用氮、氧同位素技术对包气带NO3-的来源、转化和迁移的研究已经得到了普遍关注。由微生物驱动的反硝化作用是去除包气带硝酸盐的主要途径之一,反硝化过程发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反硝化过程中亚硝酸盐再氧化的氮和氧同位素分馏效应对硝酸盐同位素组成的影响研究》(项目号:41973017); 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重点项目《应用氮氧同位素技术研究天 津河口反硝化以及厌氧氨氧 化反应机理》(项目号:19JCZDJC407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包气带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系统中重要的介质空间,对缓解地下水的硝酸盐(NO3-)污染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包气带内固、液、气三态共存,土壤理化性质复杂多变,为各种微生物的广泛分布及共存提供了充分的环境条件,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性的生物环境系统。近年来,利用氮、氧同位素技术对包气带NO3-的来源、转化和迁移的研究已经得到了普遍关注。由微生物驱动的反硝化作用是去除包气带硝酸盐的主要途径之一,反硝化过程发生时,随着NO3-的不断消耗,氮和氧的同位素分馏效应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二者的分馏效应比值(Δδ18O/Δδ15N)遵循在土壤以及淡水生态系统中近似于0.5~0.8的线性轨迹,而在海洋系统近似于1的线性轨迹。长期以来,该类比值被认为是识别反硝化过程的一种独特信号。然而,本文通过对天津包气带土壤的反硝化过程进行研究,发现了0.71~2.24的Δδ18O/Δδ15N比值范围,部分比值明显高于陆地及淡水系统的典型反硝化识别信号。因此,本文借助16S高通量测序和荧光定量PCR扩增技术,比较了不同比值下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和微生物多样性的差异;同时构建氮转化微生物网络,分析不同Δδ18O/Δδ15N比值下氮转化微生物菌群间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氮转化过程对Δδ18O/Δδ15N比值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6个采样点包气带土壤的理化性质特征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部采样点土壤的p H及盐度含量最高,中部区域采样点次之,北部采样点最低。南部、中部和北部的土壤盐度在剖面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南部样点表层土壤盐度较低,深层出现积盐现象;北部较高盐度则出现在土壤表层,深层土壤盐度降低)。随着土壤剖面中NO3-浓度的降低,采样点中δ15N-和δ18O-NO3-均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且二者显著线性相关。根据Δδ18O/Δδ15N的比值结果,采样点可分为Δδ18O/Δδ15N<1组和Δδ18O/Δδ15N>1组。(2)不同Δδ18O/Δδ15N比值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数存在差异:相对于Δδ18O/Δδ15N<1组,Δδ18O/Δδ15N>1比值组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物种数较多;在门的分类水平上,Δδ18O/Δδ15N>1组中的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的相对丰度显著偏高,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相对较低。(3)不同Δδ18O/Δδ15N比值组的氮转化微生物的分子生态网络显示:两个不同比值组的微生物网络均具有模块性和无标度的特征,且反硝化菌群均为两个网络中NO3-消耗的主要驱动力,但不同比值组的网络拓扑属性和起主导作用的氮转化过程存在差异。在Δδ18O/Δδ15N<1网络中,反硝化和异化硝酸盐还原为铵(DNRA)是主要的氮转化过程,在包气带多变、复杂的环境因子的影响及调控下,反硝化菌群和DNRA菌群呈现出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在Δδ18O/Δδ15N>1网络中,反硝化菌群和亚硝酸盐氧化菌(NOB)作为主要的氮转化微生物菌群,二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可能是拥有亚硝酸盐氧化还原酶(NXR)的NOB菌群在缺氧/厌氧条件下,与反硝化作用同时进行亚硝酸盐氧化而导致的。亚硝酸盐的氧化过程具有“反向”的动力学同位素效应,可能是造成Δδ18O/Δδ15N>1的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传感器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对地观测数据数量更加丰富,质量更加精细,同时拥有较高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多源海量地理数据的获取有效地解决了地理学研究中数据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带了“地理数据海量,地理信息丰富,地理知识不足”的问题。面对“地理知识不足”大背景,本文围绕地表覆盖变化知识点展开研究并以知识点获取为目的开发一套知识点采编平台。本文首先对知识点概念做出清晰定义,在
零价铁(ZVI)具有高还原能力、环境友好性和成本效益,被认为是一种有前途的污染物修复材料。对于ZVI/H2O系统而言,去污效果高度依赖于ZVI的腐蚀演变过程。其中,Fe~0核心和污染物之间的界面电子转移是一个关键过程。另外,ZVI表面的导电性和界面结构对ZVI的反应性至关重要。然而,在合成和应用过程中,由于氧化物和有机层的积累,ZVI表面会发生表面钝化,而具有高空间位阻效应的氧化壳严重影响了ZVI
14世纪是英格兰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也为之后英格兰的社会转型奠定了基础。作为中世纪工商业发展的中心,城市承担着生产和消费的双重责任,在英格兰近代化过程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饮食是维持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饮食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及经济发展的变化,是社会结构变化在经济领域中的一个缩影。本文旨在通过考察城市居民饮食消费的具体情况,探究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试图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中韩建交,开启赴韩劳务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下,大规模的赴韩务工群体应运而生,尤其是与韩国有着相似民族文化且语言相通的朝鲜族,更是赴韩务工群体中的典型代表。就此,本文以L省P市红岩村为个案,探求朝鲜族赴韩务工返乡群体的社会适应现状、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法和田野调查法等研究方法,探究红岩村赴韩务工
内蒙古典型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生态屏障。然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原因导致该草原发生严重退化。水分是内蒙古典型草原生产力水平的主要限制因子,冻融期水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宝贵的水资源,对春季植物返青和植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关于冻融期水分变化对内蒙古草原地上、地下初级生产力和物种变化的影响的研究鲜见报道。本论文选取了内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的冷蒿样地,
人脸识别技术利用自然人的脸部生物特征信息作为识别基础,应用广泛。它具有众多特性,比如自然性、不被察觉性和多场景应用性等,应用人脸信息来锁定验证与识别分析特定自然人。人脸识别的概念很早就已经出现,特别是近年来深度学习领域的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人脸识别成为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重要应用方向。现如今人脸识别技术已不知不觉被应用于各个方面,从交通安检、社保认证、支付转账、实名登录,医疗服务到门禁考勤、换脸娱乐,
在全球气候系统持续变暖,高速城市化和不透水面大量增加的背景下,极端降雨强度和频率明显增高,“城市看海”现象频频发生。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港口城市以及综合交通枢纽,也是暴雨内涝灾害易发地与频发区。地铁作为中心城区公共交通的核心运输系统,承载着超百万的日均客流量。由于部分地铁建设年代较早,洪涝灾害设防标准相对较低,导致中心城区地铁在不断恶化的孕灾条件下面临的内涝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此背
大气颗粒物是大气中存在的各种固态和液态颗粒状物质的总称。各种颗粒状物质均匀地分散在空气中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庞大的悬浮体系,即气溶胶体系,因此大气颗粒物有时也称为大气气溶胶。大气颗粒物悬浮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中,其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十分严重,包括全球气候变化、雾霾和臭氧层破坏等。海盐气溶胶、粉尘和火山灰是大气气溶胶的三大主要自然源。海盐气溶胶产生区域大、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且季节性相对稳定,引
沙尘气溶胶作为气溶胶中最大的组分,不仅能通过直接、间接效应影响地球系统的能量收支平衡,还能通过改变大气化学过程,进而影响温室气体的浓度以及分布。位于我国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Taklimakan Desert,TD)是东亚沙尘的主要来源,其春季沙尘对南疆当地的空气质量影响严重,且其沙尘可被抬升至行星边界层以上进行远距离输送进而影响传输路径地区上的空气质量。因此,开展对TD及周边地区沙尘气溶胶时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以下简称“深度融合”)在近年来广受关注,不少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达成一致结论,即深度融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然而,文献中对于深度融合的探索大多集中在技术层面。一线教师普遍将深度融合理解为运用各式各样信息技术的教学手段,而忽略了教学设计理念和方法的变革,将深度融合与深度学习的概念混淆,甚至将深度融合与深度学习混为一谈。为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