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前瞻性研究肺癌CT灌注特点,对CT灌注成像技术的实用性进行评价,同时评价CT灌注参数与早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通过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的变化,监测化放疗疗效,评价预后,以期对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个体化预后评估发挥一定的作用。材料和方法:2005年4月1日~2006年7月31日拟诊肺癌的患者行前瞻性CT灌注扫描(GE LightSpeed Pro和GE LightSpeed Ultra CT扫描仪),非离子型对比剂50ml,注射速率4.0ml/s,延迟10s,扫描时间50s。152例中123例病理证实为肺癌。评价CT灌注图像质量,达到2级或3级的病例共84例,男70例,女14例,年龄36~77岁(中位年龄59岁)。利用Perfusion 3.0软件分别测得BF、BV、MTT和PS值,评价同一操作者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操作者获得的灌注参数的可重复性,比较肺癌CT灌注参数与肌肉组织灌注参数的差异。84例中接受化疗、放疗或同步放化疗且符合疗效评价标准的44例(NSCLC35例,SCLC9例),评价其中NSCLC灌注参数与化、放疗早期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治疗前后灌注图像质量均达到2级或3级的共计24例,其中鳞癌12例,腺癌10例,小细胞癌2例,化疗13例,放疗7例,同步放化疗4例。观察治疗前后CT灌注参数是否有变化,以及这种变化与无进展生存期间的关系;评价CT灌注参数的变化在监测化放疗疗效,评价预后中有无价值。结果:CT灌注图像0级(失败)和1级(差)图像为31.8%,2级(一般)和3级(好)的图像为68.2%。同一操作者不同时间和不同操作者间灌注参数(包括肿瘤组织和肌肉组织)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肿瘤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平均BF分别为70.8 ml/min/100g±29.7和15.8 ml/min/100g±19.1;BV分别为5.4ml/100g±1.7和1.3 ml/100g±0.7;MTT分另0为8.5 s±3.8和14.9 s±8.1;PS分别为14.6 ml/min/100g±5.8和3.6 ml/min/100g±2.6,统计学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肿瘤组织和肌肉组织的各灌注参数与年龄、性别、体重无回归关系。不同大小(≤50mm,>50mm)、部位(中央型和周围型)、组织学类型(NSCLC和SCLC,鳞癌和腺癌)、分化程度(未分化、低分化、中分化和高分化)和分期(早中期和晚期)间灌注参数比较,仅中央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的BV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它各组值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在35例NSCLC中,缓解组的BF、BV值高于未缓解组,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缓解组的MTT值较低、PS值略高,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BF≤80ml/min/100g组与BF>80ml/min/100g组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11.8个月和8.0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4.3和11.6个月,统计学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BV≤6ml/100g组与BV>6ml/100g组比较,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9.2个月和8.0个月,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3.9和16.1个月,统计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24例治疗前后灌注参数的比较中,PS值升高组(n=13)的PS值由治疗前的13.7±6.2ml/min/100g升高到治疗后的20.1±7.5ml/min/100g(t=2.941,p=0.013);PS值降低组的(n=11),PS值由治疗前的15.3±5.1ml/min/100g降低到治疗后的8.2±5.5ml/min/100g(t=5.856,p=0.000),统计学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S值升高组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低于PS值降低组,PS值升高组和降低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4.2个月和19.0个月(Log Rank=24.93,p=0.000),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7.9个月和19.3个月(LogRank=9.90,p=0.002),统计学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肺癌和肌肉组织的CT灌注参数在同一操作者内和不同操作者间都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但CT灌注图像质量尚不能满足临床常规应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病例的选择;肺癌的BF、BV和PS值明显高于肌肉组织,MTT明显低于肌肉组织。性别、年龄、体重对CT灌注参数无明显影响;不同大小、部位、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和分期的肺癌CT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异;NSCLC的高灌注状态(高BF、BV值)提示对化、放疗反应相对敏感,早期缓解率高,但肿瘤进展时间相对较短;肺癌化疗后CT灌注值的变化并不能反映早期疗效;肺癌放疗后CT灌注值的变化与早期疗效有关,同时灌注值的变化程度也可以作为疗效评价中的参考;PS值升高,提示预后不良。对于化疗后早期灌注值明显升高、PS值升高的患者,可望提示临床在出现肿瘤进展前考虑提早联合放疗或靶向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