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描述分布式视频编码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l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描述视频编码是一种有效的传输差错控制技术,它可以在无线信道中实现鲁棒性传输。多描述编码将信息源分成多路描述,每个描述通过相互独立的信道进行传输且都有恢复整幅图像的能力,因此,即使在传输过程中丢失了某一路描述,仍然可以通过其他的描述来恢复图像,而多个描述结合则可得到更高质量的重建视频信号。当前多描述视频编码方案大都基于多个预测环路,这些方案在理想多描述信道中表现良好。然而,在无线传输中,由于信道丢包而导致解码端和编码端的参考帧不同,会造成多描述编码端和解码端的预测误匹配,这个偏差随着时间扩大,会对视频图像重建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文利用分布式视频编码来代替传统的预测编码,提出了一种无反馈多描述分布式编码系统,不仅克服了预测误匹配的问题,而且采用基于感兴趣区域的多描述分配算法和循环移位处理得到了两路平衡的描述,解决了在多描述分布式编码中因为分布式视频编码引入的反馈信道问题;同时,针对如何协调描述间独立性和相关性的问题,进一步提出一种可自动调节冗余的算法,该算法通过简单运动估计模块得到帧的运动量来动态调整相关因子,实现描述之间冗余的自动调节,使系统性能达到最优。仿真表明,算法在信道丢包率高的情况下,保证了视频信号的传输质量,去除反馈信道后整体性能下降较少,保证了鲁棒性传输和实时传输。
其他文献
相比模拟对讲机,数字对讲机具有频率利用率高、话音质量好、业务能力强、易于加密等特点,是对讲机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国内外缺乏数字对讲机空中接口协议解析的相关设备,不
基于人脸特征的身份信息检索是通过人脸特征来确定待检索人的身份,是生物识别技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人体其他的一些生物特征所不具有的许多优势。目前在刑事侦查、安
随着无线网络的不断发展,多媒体作为信息的载体已成为人们的主要通讯方式,越来越多的移动视频终端设备被用于多媒体通信。由于这些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功耗等有限,MPEG和H.264等编
Turbo码自从1993年问世以来,其理论及应用的研究一直是信息与编码领域的研究热点。它已成为包括CDMA2000、WCDMA、Wimax和LTE等在内的一系列移动通信系统的信道编码标准。2012
随着用户对通信业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提高现有网络资源利用率及信息传输可靠性已成为通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传统的信息传输方法受到有限的吞吐量、较大的丢包以及延时的
Massive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 output)技术在基站侧部署大量天线,可以在同一时频资源上同时服务大量用户,不仅可以提高系统速率和可靠性,还可以降低基站发射功率,成
当今越来越多的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通信开始逐渐取代人对人通信(Human to Human,H2H)为主的通信方式。爆发式增长的机器类通信终端(Machine Type Communicat
随着民用航空的发展,用户对于航空通信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然而,在航空通信中,高多普勒频移导致信道产生时变衰落,子载波之间相互干扰,同时,大时延使得信道呈现频率选择性衰落,信号发生符号间干扰,以上两个问题严重降低了系统性能。因此,获取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和消除多普勒频移干扰成为提升通信质量的两大关键技术。目前,常见的信道估计算法和多普勒频移估计算法在提高估计精度的同时伴随着计算复杂度的增加,且缺乏
学位
协作分集技术通过多用户共享彼此的天线来形成虚拟MIMO系统,克服多径衰落的同时获得分集增益。网络编码技术通过节点对多路信号的编码处理,提高了无线通信系统的吞吐率的同时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