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发生率越来越高,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性冠脉事件与斑块的破裂和血栓形成密切相关,大量的流行病学和实验证明炎症在粥样硬化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起了关键作用,白细胞参与AMI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可能是一个重要的触发机制。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对慢性心衰患者预后有预测价值,但对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国内较少。本研究分析了RDW与ACS的关系,初步评价了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初步探讨了红细胞的RDW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变化及意义。 目的:探讨RDW在ACS患者中的变化及其意义;并分析RDW与C反应蛋白、嗜酸性粒细胞等其他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探讨RDW参与ACS发生发展的可能机制。 方法:入选2011年1月至12月入住我科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共10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0例,急性心肌梗死组50例,同时随机抽取在我院健康体检者50例为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标准符合指南,除外脑血管疾病或周围动脉疾病、感染、贫血、全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近期重大外伤、手术及肝肾功能不全等,各组年龄、性别等比较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观察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嗜酸性粒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同时连续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红细胞分布宽度。三组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进行正态齐性检验:两组之间数据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数据相关性分析采用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独立相关分析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 结果: 1 ACS组RDW(13.70±0.83)与对照组RDW(12.25±0.69)比较,RDW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值<0.001;ACS组CRP(19.47±12.32)与对照组CRP(5.87±2.90)比较,CRP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值<0.001;ACS组嗜酸性粒细胞(0.215±0.028)与对照组(0.206±0.025)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 2 ACS组内比较:AMI组RDW(14.21±0.83)与UA组RDW(13.38±0.70)比较,RDW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值<0.001;AMI组CRP(25.90±10.02)与UA组CRP(14.28±8.50)比较,CRP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值<0.001;AMI组嗜酸性粒细胞(0.22±0.028)与UA组(0.211±0.025)比较,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P值>0.05。 3 ACS组RDW(13.70±0.83)与C-反应蛋白(19.47±12.32)存在正相关性,r=0.80,P<0.001。 4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ACS呈独立正相关(回归系数=0.879,OR=2.407,P=0.002)。 5连续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DW,从第一天(14.21±0.83)、第三天(14.13±0.82)、第七天(13.99±0.80)至第十四天(13.70±0.78)呈下降趋势,但相邻RDW数值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 ACS组RDW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MI组RDW显著高于UA组,RDW和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严重程度相关,可以做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及临床危险分层的参考指标。 2 ACS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且AMI组显著高于UA组,炎症在粥样硬化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中起了关键作用。 3 AMI组与UA组比较,ACS组与对照组比较,嗜酸性粒细胞有升高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 4 RDW与C反应蛋白具有相关性,可能是机体炎症水平的一个标记,可作为一种新的炎性标记物。 5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ACS呈独立正相关 6连续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第1天、第3天、第7天、第14天的RDW,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