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早期西方文学中最具天赋且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英国评论家利维斯评劳伦斯“是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正在以英语文学传统中第一流小说家的身份而留名于世”。他的小说创作试图以和谐的人际关系为起点,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劳伦斯小说的研究众多。然而,作为劳伦斯的第一部小说《白孔雀》,研究者却是少之又少。这部小说以劳伦斯的家乡伊斯特伍德为背景,人们在那里自给自足,生活快乐无忧,弥漫在劳伦斯其他作品中的生态思想在这部小说中初露端倪。生态批评这一概念的形成可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根据格罗特·费尔特以及哈罗德·布鲁姆的观点,生态批评是指研究文学与物理环境的学科,也指使用学术方法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生态意义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自然的研究是生态批评中的永恒主题。在中国,著名学者鲁枢元认为生态批评研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展开,分别是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这也是他著称的“三分法”。劳伦斯在《白孔雀》中用大量笔墨对自然进行描写,试图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三个方面构建起正常且和谐的关系。本论文将从“三分法”的角度来解读劳伦斯在《白孔雀》中体现的劳伦斯的生态思想。本论文由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主要介绍劳伦斯的文学成就,综述《白孔雀》国内外研究情况,从而得出并简要阐述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通过人与自然关系解读劳伦斯的自然生态思想。本章将解读劳伦斯对动物以及植物的感情以及态度,他是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倾向者,反对人类将自己视为宇宙的价值中心,提倡人与自然平等。不仅如此,人还应该正确看待自己身上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劳伦斯还通过对乔治的描写来寻找人性中最本真的部分。为了追回莱蒂,乔治放弃自然之我,试图学习成为一个文明人。他悲剧的结局是工业文明社会的产物。劳伦斯认为只有人与自然高度统一,世间一切事物才有可能平衡。第三章从人与人的关系解读劳伦斯的社会生态思想。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具有社会属性,而社会人之间的关系却愈加疏离和冷漠。莱蒂和乔治的爱情以及莱蒂和莱斯利婚姻的不幸结局,反映了劳伦斯对于两性关系的思考。在面对两性存在困境时,劳伦斯将人与人之间的纯友谊关系作为两性关系的补充,以为人增添更多原始活力,来达到人与自然高度统一。第四章从人与自我的角度解读劳伦斯的精神生态思想。精神生态解读主要集中于人的内心情感。工业在不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断暴露了人性的缺点:人变得文明了却也失去了本真的人性,社会愈加的工业化。莱蒂在面对婚姻的选择中逐渐物质化,精神真空化。人既失去了动物的自信的本能,又失去了文化上的传统价值尺度,生活失去了意义,感到无聊和绝望。然而,安纳布尔在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后毅然决然选择放弃自己的社会属性,回归到大自然之中。劳伦斯通过安纳布尔这一人物形象传达出自己的期望,希望并且呼吁大家回归自然,回归人性本然。第五章总结了劳伦斯生态思想在《白孔雀》中的体现。在生态危机日益加剧的当今,人将自己视为自然界的中心,与其他社会人的关系也变得冷漠。劳伦斯的生态观试图以人与人的关系为起点,通过回归自然的方式,使人与自然、本我达到高度统一。从生态角度解读《白孔雀》,对于研究劳伦斯其他作品具有重要启示作用,对于人如何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间取舍也有思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