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川东北地区开江-梁平海槽台缘带飞仙关组鲕滩气藏是四川盆地碳酸盐岩天然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的领域。目前鲕滩气藏勘探开发重点集中在海槽东侧,对于研究区所处的海槽西侧地区研究程度相对较低。因此本文以川东北铁山地区飞仙关组鲕滩为研究对象,利用钻测井、岩心、薄片以及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在地层基本特征、沉积相及鲕滩演化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两类鲕滩储层(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特征差异进行对比,进一步研究引起鲕滩储层差异性的原因,以期对区内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后期勘探开发提供理论指导。基于岩石组合类型、测井响应特征,对区内飞仙关组地层顶底界进行确定并将地层内部自下而上分为飞一、飞二、飞三、飞四段,地层厚度(367m~860m)由南西至北东逐渐增厚。基于沉积背景及相标志将区内飞仙关组划分为斜坡~海槽相、台地边缘相、开阔台地相和蒸发台地相4个大相,通过连井对比及鲕滩平面展布特征研究认为区内有三个时期发育鲕滩,纵向上由飞一段中-上部向飞三段演化,横向上由台内逐渐向斜坡~海槽相迁移。按照岩性将区内鲕滩分为云岩鲕滩和灰岩鲕滩两类,前者主要沿着台缘带分布,并随着台缘带向海槽方向的迁移而迁移,较为局限,厚度小(11m~57m),纵向上主要分布在飞一段上部~飞二段中部,后者在开阔台地相和台地边缘相中均有沉积,分布广泛,厚度大(15m~103m),纵向上分布飞一段中上部~飞三段。区内两类鲕滩储层(鲕粒白云岩、鲕粒灰岩)孔隙类型均以粒间溶孔为主,但鲕粒白云岩的孔隙连通性更好,且孔径大于鲕粒灰岩,前者孔隙度平均值为7.54%、渗透率平均值为39.25×10-3μm2,孔渗关系总体呈正相关,压汞曲线表现为粗歪度特征;后者孔隙度平均值为1.52%、渗透率平均值为0.797×10-3μm2,孔渗相关性差,压汞曲线表现为细歪度的特征。区内溶洞发育整体较差,鲕粒白云岩的溶洞发育程度优于鲕粒灰岩。研究分析表明,鲕粒白云岩储层主要构成Ⅰ、Ⅱ类储层,鲕粒灰岩储层主要构成Ⅲ类储层。本次研究认为鲕滩储层的差异性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构造作用三方面控制。受沉积相的控制,高能环境下发育的鲕粒滩是形成鲕滩储层的物质基础,台缘带的鲕粒灰岩易被白云石化改造成鲕粒白云岩。成岩作用中,对鲕滩储层起到建设性的是白云石化作用和溶蚀作用,鲕粒白云岩储层的形成主要受回流渗透白云石化作用的控制,热液流体对其进一步改造,溶蚀作用对其早期孔隙进一步扩溶。埋藏溶蚀作用对鲕粒灰岩储层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一方面有利于酸性流体的运移从而引起溶蚀作用的发生,另一方面使两类鲕滩储层的储渗条件均得以改善,对鲕粒灰岩储层渗透率的提高尤为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