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采用外科脱位髋关节的手术方式、直视下清理股骨头内的死骨、进行植骨打压、以及配合口服中药汤剂、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通过回顾性分析,同时与髓心减压腓骨支撑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总结两种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为更好的进行保髋治疗积累经验。研究方法:(1)通过查阅历史文献资料,了解我国中医学和现代医学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认识、该病的病因病机、分型,病理分类和采用手术及中医药等方法治疗的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2)选取病例来自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关节病区,自2012年2月至2016年12月30例(36髋)股骨头坏死中晚期住院患者(ARCO ⅢA~ⅢB期),且为采用外科脱位打压植骨和髓心减压腓骨支撑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24例(28髋),女性6例(8髋),年龄范围24~55岁,平均41.3岁,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16例(18髋):采用髋关节外科脱位打压植骨的方法治疗;对照组14例(18髌):采用髓心减压腓骨植骨的方法。对比分析患者的疗效,并对关节功能变化、疼痛及影像学观察指标的结果进行全面评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研究结果:经临床随访观察2~3年,对比分析末次观察组病人在关节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及影像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ⅢA期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ⅢB期的患者之间评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82.72士3.55),关节活动度评分(3.67±0.59),疼痛评分(38.67±5.04);优5,良8,可4,差1,优良率72.2%;对照组髋关节Harris评分(77.83±3.97),关节活动度评分(3.11±0.58),疼痛评分(33.89士5.01);优 5,良 7,可3,差 3,优良率 66.7%。按 CJFH分型,两组术后疗效较好的均为C型的患者,疗效差的均为L2、L3型的患者(观察组5.6%,对照组16.7%)。两组病人治疗后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统计学差异显著,观察组:t=-23.98,P<0.01;对照组:t=-20.00,P<0.01。随访期观察组有1例实施了髋关节置换术,置换率为5.5%,对照组3例关节置换,置换率16.7%。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外科脱位和微创髓心减压两种保髋手术对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均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外科脱位法较髓心减压腓骨支撑法有更好的影像学稳定性,对减轻髋关节疼痛,改善股骨头塌陷,维持髋关节的功能,延缓髋关节置换等方面疗效显著,但这种治疗方法也有缺陷,在后期仍然有部分病例塌陷,出现骨关节炎,需行髋关节置换。坏死的位置比坏死的范围更为重要,尤其是股骨头前外侧部分的完整度,是保髋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