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治、文化的氛围日益开放,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动。这种变动虽然给城市增添了生机,但是也给城市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另一方面,社会结构的变动导致了社区形式的变化,单位制度的瓦解使得原本由国家和单位直接管理控制的“单位人”涌向了社区,与此同时,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导致城市社区中的人口结构更复杂,更难以被管理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国家下达了要求大力进行社区建设管理的文件,对社区的稳定、快速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文章便是站在维持社区社会稳定、促进社区快速发展的立场上,展开研究的。 社会资本作为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外的第三大资本,是存在于人群之中的抽象资本形式,以社会网络、信任、规范等为构成要素,有着规范个人行为、维持社会稳定、促进民主进程、增加经济生产和社会运作效率的作用,常常被经济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学者作为研究企业运作、民主发展和人际网络对个人的影响的对象。我国社会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信任高度相较别的国家有着天然的优势,因而有着发展和利用社会资本的潜力。 非物质空间规划是对依托于物质空间之上的无形的、意识的内容进行的规划。从规划的发展可以看出,最初的自上而下的物质空间规划因不能完全地解决物质空间之上的社会、文化、人际等抽象问题,而最终衍生出了非物质空间规划以及自下而上的规划内容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所以,非物质空间规划和自下而上的规划形式是规划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我国的规划基本还停留在自上而下的物质空间规划阶段,不能深入地关注基层人民的需要,也不能针对性地影响如人际关系、信任等抽象的内容。 通过对社会资本、社区、社区规划、非物质空间规划等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分析,总结出了中国社区里的社会资本的六个要素,即社会网络、信任、安全感、归属感、参与和共同愿景;提出了受到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指导并直接影响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的社区非物质空间规划。规划的内容基于社区社会资本六个要素提出,被归纳为社区交往规划、社区安全健康规划、社区居民生活规划、参与互动规划和社区远景规划几个部分。规划在社区开展,由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等的共同参与合作,经过准备和调研、分析和规划、审批和报批、跟踪与修改四个编制阶段,并通过物质空间规划、居民参与、社区领导组织几种方式落实。另外,文章也提出了进行社区非物质空间规划的七个原则即以人为本、自下而上、公开公正、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团结合作、自然和谐,和四个机制:法律保障机制、居民参与机制、先进的规划技术机制以及多方合作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