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沿海渔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及其收剑性研究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vc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要素生产率(TFP)能够综合考察各投入要素的效率,反映出生产过程中除投入以外的其他技术因素、制度因素对产出的影响,在实证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已有研究主要从不同国家、地区和产业的角度,利用该指标衡量其经济运行的状况,但在产业经济研究中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尚未形成系统的探讨。为更全面科学的研究渔业经济运行效率问题,本文将沿海渔业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将沿海地区按地里环境划分为黄海、东海和南海三大区域,以利于考察沿海渔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本文使用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我国沿海11个省份1988-2009年渔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变动情况,并对其收敛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沿海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年平均增长为负,变化的动力源泉中,技术进步的“增长效应”明显,技术效率的“水平效应”不但没有发挥出改善作用,反而限制了其增长。技术进步在三大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变动中均起到“增长效应”,黄海地区技术效率限制了其增长:东海地区则没有发挥出作用;南海地区起到明显改善作用。技术水平低是造成天津、河北、广西、辽宁、浙江、山东和广东省规模收益递增和递减的主要原因。   我国沿海渔业经济的增长表现出技术效率提升的驱动性特点,技术水平提高是主要推动力。在地区渔业经济发展中,规模效应是其增长的关键因素。沿海渔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收敛存在明显的阶段性和区域差异性,收敛性检验及技术传播路径的判断表明缩小各省及地区间渔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差距,促进各省地区间的技术传播,进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其他文献
随着近几年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逐渐重视与大力支持,全国各省市都抓紧制定和落实国家关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政策。天津市自身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道国的投资环境,这早已成为一种理论共识。随着金融体系在各国经济发展中作用的增强,东道国金融因素在FDI流入中的作用也日益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