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一部分,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等基本能力。但是,同时文言文离学生的现实生活较远,晦涩难懂,学生理解和学习的困难较多,因此文言文既是语文教学和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初中和高中是连续的两个学段,学生的学习内容也应该是连续的,相互衔接的,这样才符合学生知识学习和身心发展的规律,但是现实中,现行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缝隙”,尤其是文言文之间的“缝隙”更为明显。文言文本来就是初高中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教授的一大难题,如果二者在衔接上存在较大“缝隙”的话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授,而且不利于学生由初中到高中学习文言文的过渡,从而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增加教师教授的难度。因此,编写一套系统连贯的《文言读本》来衔接初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十分必要和可行的。目前关于初中和高中语文学习与教学的衔接问题的相关研究大多集中在整体分析,及原因与较抽象的策略分析上,微观的分析较少,即使是与文言文衔接相关的研究也只是提出教与学的衔接策略上,但这些策略由于学段的阶段性,并不能有效的被学生和教师贯穿。一些关于《语文读本》的研究也只是停留在《语文读本》与对应学段的语文教材的关系及如何应用《语文读本》辅助语文教学上,很少统观初高中两个学段的衔接。基于此,本文以现行人教版初高中语文教材和与之相配套使用的《语文读本》为研究对象,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学生的学习、发展规律为研究依据,综合运用比较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定量分析法、定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重点比较分析现行初高中语文教材和《语文读本》中文言文方面存在“缝隙”的现状和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编写和使用衔接初高中文言文学习和教学的《文言读本》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相应的编写和使用建议,以期给初高中文言文的学习和教学的衔接提出一些建议,促进两者之间的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