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华裔文学史中,汤亭亭以其多产和杰出的文学作品而享誉华裔文学界。发表于1980年的《中国佬》,获得该年度的“国家图书奖”和“国家书评界奖”。小说通过描述家族四代男性在美国的奋斗史,以此通过个体的命运来唤醒族群的集体历史文化记忆,进而探讨有关整个族群的文化身份问题。小说由实虚两条线分别由族裔历史与文化想象两部分交织构成,实线是作者借追述家族先辈在美国开拓的历史来铭记华裔族群集体所做的历史贡献。小说以太祖父和祖父的事迹为例,19世纪末期他们先后参与了在檀香山甘蔗种植园拓荒开垦和在内华达山脉凿洞架桥修筑横贯东西大铁路的历史事件。虚线部分一方面是作者对其父亲失语状况所做的回应,父亲作为家庭承前启后的关键角色,他一度保持沉默,将给后代留下关于中华文化的空白记忆。另一方面是作者对华人社区单身汉现象的描述,尤其是遭遇“阉割”后父亲并没有沮丧,相反,父亲及时调整自我,成功地实现了家庭团聚。家族三代男性建构身份的过程实际上反映了华裔族群文化与白人文化的博弈,并非单一地施加压力,而是双方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一方面华裔积极融入主流社会,接受美国价值观的熏陶;另一方面,其族裔特色不得不使其通过文化想象与书写来进行文化上的寻根之旅;这样中美两种文化产生了接触与交汇,形成文化上的混杂性。后殖民主义学者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策略从理论上对其进行阐释。混杂策略正是强调弱势文化的主体性,在文化间隙间发挥自己的力量,使强势文化不纯,从而解构其权威。汤亭亭具体使用中国传统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集体叙事来解构白人话语的霸权,并将西方故事中国化,中国故事西方化,使其充满了后现代叙述的特征,显得破碎与去中心化,颠覆了西方文化的神圣地位,进一步解构了西方中心主义话语权。行动并未能有效改善身份困境的现状。在越战中,家族第四代人弟弟的角色践行着整个族裔的身份理想,华裔族群自身的特性也注定其始终在中西文化间游走,在文化霸权下对想象故国的向往,直到最后寻找到精神世界的信仰之地,即包括在巴巴后殖民理论体系中的“第三度空间”。论文中最后建构的“第三空间”代表了和平主义的理想,是被身份界线所困扰人物的归属空间;这一普世的价值已然超越了族裔界线、东西方文化界线,让世界人民所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