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1.研究电针对LDH患者责任病灶神经功能的影响,为电针治疗LDH提供临床依据。
2.研究电针对退变椎间盘模型兔有髓神经纤维内向生长的影响。
方法
1.临床研究
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且符合纳入标准,并行腰椎MRI检查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受试者共60例。依据1984年日本腰椎JOA评分表和2012年北美脊柱协会(NASS)关于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南,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表,分析患者神经根受压的部位确定责任病灶,对患者夹脊电针治疗前、治疗后(隔日/次,2周/疗程,共2个疗程)的神经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
2.动物实验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组共5组。每组各4只。正常组饲喂方式不变,不施加其他处理;模型组进行造模处理后,不施加其他干预;假模型组造模时不对椎间盘施加压力,其他干预与模型组相同;模型+电针组的针刺治疗起于造模成功后的第1天,6天的连续治疗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1天,总计进行4个疗程;模型+假电针组,同模型+电针组,但针刺夹脊穴不通电。在饲养第28天后,每组4只,行腰椎间盘DWI和DTI扫描,评定造模结果,对比椎间盘影像学表现。椎间盘组织学研究:通过HE染色方法观察椎间盘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标记神经纤维内向生长:分别对NF、SP标记并评分,观察电针对退变椎间盘的保护作用。观察神经纤维在椎间盘的内向生长。
结果
1.临床研究结果
治疗后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直腿抬高或直腿抬高加强、腱反射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总分较前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0例患者神经功能总体改善指数为25.84%,总体改善率为79.38%,其中改善率为优的患者数占总治疗人数的56.67%,改善率为良的患者数占总治疗人数的38.33%,改善率为一般的患者数占总治疗人数的5.00%,无改善率为差的患者。
2.动物实验结果
HE染色:正常组与假模型组椎间盘髓核区呈椭圆形,纤维环排列整齐致密有序,与髓核之间界限清楚,髓核为高度凝胶状物质。模型组椎间盘髓核皱缩,纤维环排列松散,出现较小的裂缝。经过电针治疗28天后,纤维环重新排列,细胞外基质含量增加,退变椎间盘组织有再生迹象。假电针治疗28天后,退变椎间盘再生迹象不明显。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的NF200阳性染色率均数分别为:9.03%、9.47%、50.14%、26.88%、48.08%。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的SP阳性染色率均数分别为:7.98%、9.64%、49.51%、34.89%、43.38%。
结论
1.临床研究
电针夹脊对LDH患者神经功能各方面均有改善作用。电针夹脊对LDH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2.动物实验研究
椎间盘退变后,伤害性刺激的神经表达明显上调,由纤维环外层向髓核浸入,退变椎间盘存在神经内向生长的现象。电针能下调退变椎间盘内P物质的表达,缓解椎间盘退变诱发的疼痛传递,电针能下调椎间盘内NF的表达,抑制神经内向生长。通过电针的干预可使纤维环营养重新分布,对椎间盘退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1.研究电针对LDH患者责任病灶神经功能的影响,为电针治疗LDH提供临床依据。
2.研究电针对退变椎间盘模型兔有髓神经纤维内向生长的影响。
方法
1.临床研究
临床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且符合纳入标准,并行腰椎MRI检查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的受试者共60例。依据1984年日本腰椎JOA评分表和2012年北美脊柱协会(NASS)关于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指南,制定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神经功能评分表,分析患者神经根受压的部位确定责任病灶,对患者夹脊电针治疗前、治疗后(隔日/次,2周/疗程,共2个疗程)的神经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
2.动物实验
将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组共5组。每组各4只。正常组饲喂方式不变,不施加其他处理;模型组进行造模处理后,不施加其他干预;假模型组造模时不对椎间盘施加压力,其他干预与模型组相同;模型+电针组的针刺治疗起于造模成功后的第1天,6天的连续治疗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之间休息1天,总计进行4个疗程;模型+假电针组,同模型+电针组,但针刺夹脊穴不通电。在饲养第28天后,每组4只,行腰椎间盘DWI和DTI扫描,评定造模结果,对比椎间盘影像学表现。椎间盘组织学研究:通过HE染色方法观察椎间盘的组织学变化。免疫组化法标记神经纤维内向生长:分别对NF、SP标记并评分,观察电针对退变椎间盘的保护作用。观察神经纤维在椎间盘的内向生长。
结果
1.临床研究结果
治疗后患者感觉功能、运动功能、直腿抬高或直腿抬高加强、腱反射均有所改善,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评分总分较前增加,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60例患者神经功能总体改善指数为25.84%,总体改善率为79.38%,其中改善率为优的患者数占总治疗人数的56.67%,改善率为良的患者数占总治疗人数的38.33%,改善率为一般的患者数占总治疗人数的5.00%,无改善率为差的患者。
2.动物实验结果
HE染色:正常组与假模型组椎间盘髓核区呈椭圆形,纤维环排列整齐致密有序,与髓核之间界限清楚,髓核为高度凝胶状物质。模型组椎间盘髓核皱缩,纤维环排列松散,出现较小的裂缝。经过电针治疗28天后,纤维环重新排列,细胞外基质含量增加,退变椎间盘组织有再生迹象。假电针治疗28天后,退变椎间盘再生迹象不明显。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的NF200阳性染色率均数分别为:9.03%、9.47%、50.14%、26.88%、48.08%。正常组、假模型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模型+假电针的SP阳性染色率均数分别为:7.98%、9.64%、49.51%、34.89%、43.38%。
结论
1.临床研究
电针夹脊对LDH患者神经功能各方面均有改善作用。电针夹脊对LDH大部分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有较好疗效。
2.动物实验研究
椎间盘退变后,伤害性刺激的神经表达明显上调,由纤维环外层向髓核浸入,退变椎间盘存在神经内向生长的现象。电针能下调退变椎间盘内P物质的表达,缓解椎间盘退变诱发的疼痛传递,电针能下调椎间盘内NF的表达,抑制神经内向生长。通过电针的干预可使纤维环营养重新分布,对椎间盘退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