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迅猛增长及用户依赖性的增加,智能手机对社会发展及个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从网上购物、线上办公、网上银行到线下支付、电子公交卡等,智能手机已经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科技是把双刃剑,智能手机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随之显现。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保护智能手机中的个人信息安全,减少信息丢失或泄露的风险,并提出针对性意见,本文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从用户角度出发,多方面引入信息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变量,构建大学生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本文以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结合保护动机理论、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分别从认知因素、环境因素、行为意愿三方面选取10个变量,分别为感知严重性、感知易感性、感知威胁、自我效能、反应效能、控制倾向、描述性规范、主观规范、信息安全行为意愿、信息安全行为,构建大学生智能手机用户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初步模型。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运用SPSS软件、AMOS软件,依次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信效度分析、相关分析及路径分析,得到了最终的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结果表明,大学生智能手机用户整体上具有良好的信息安全行为,男大学生用户对感知威胁的认知比女大学生更清晰,认为会产生信息安全威胁的可能性更大。本文得到了最终的大学生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具体的因素有: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通过感知威胁间接影响信息安全行为意愿。感知威胁、自我效能、反应效能、控制倾向、描述性规范、主观规范对信息安全行为意愿有直接正向影响。主观规范、信息安全行为意愿直接正向影响信息安全行为。描述性规范直接正向影响自我效能、反应效能、控制倾向。主观规范直接正向影响感知威胁、自我效能、反应效能。最后根据结论,分别从个人习惯养成、学校培训、媒体和政府宣传方面提出三三点建议:用户个人应学习信息安全知识、提高自己的信息安全意识和自我效能感,养成良好的智能手机使用习惯;学校应开设有关智能手机信息安全的相关培训或课程,偏重对女大学生的感知威胁认知教育,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反应效能感、控制倾向意识;政府、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舆论导向作用,让智能手机用户了解目前手机中的信息安全风险状况,并提高用户的描述性规范。以此来引导、促进大学生产生信息安全行为,同时也能为智能手机用户个人如何安全使用智能手机提供指导,减少信息丢失或泄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