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主要的经济发展指标表明,中国已开始进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实现经济结构从二元向一元转变的根本途径,而且城市化的发展对于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区域间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呈现大幅下降和波动的趋势,粮食安全问题又一次凸现,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着耕地少、人口多、粮食需求压力大的现实。最为重要的是,粮食安全问题的严峻与城市化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中最突出的表现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大量农用耕地转为非农用地,这必然会对粮食生产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得既能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又能顺利地推进城市化,是关系到中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问题,很值得深入研究,这正是本文选题的意义所在。
与二元经济理论、改造传统农业理论和诱致性创新农业模型等经典发展理论中把农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视为工业化、城市化的想法一致,我们认为城市化和粮食安全之间必定存在着高度统一的协调发展路径,这有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经验为证。基于这样一种思想,本文的研究不再把粮食安全问题简单定位为农业问题,而是把它放在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城市化加速发展的这样一个新视角对粮食安全问题进行探讨。由于城市化发展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因此本文采用协调发展的观点,来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文章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先从分析粮食生产和需求函数入手,分析城市化对各要素的影响,然后根据我国1978年以后的相关数据作了一个实证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对粮食生产各要素的现实影响。
进而,文章提出城市化和粮食安全的协调发展路径:第一,应当选择耕地资源损失最小的大城市为主的城市化道路。因为在人口密集型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城市化战略,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城市化推进中耕地减少而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损失,不能大于同期农业技术进步而获得的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第二,城市化过程中,要努力提高农业技术水平和农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这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第三,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从而提高粮食产量。第四,发展都市农业,缓解城市粮食需求的压力。
基于以上四种城市化与粮食安全协调发展的路径,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我们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第一,坚持大城市的发展战略,辅助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第二,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第三,政府要加大对都市农业的引导和政策支持;第四,加大对农业的人力资本投资;第五,加大政策支持,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