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药汤剂是最能体现中医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特色的剂型,疗效确切,应用广泛,至今在中医临床上仍发挥着重要作用。汤剂质量与煎煮技术的规范化有密切关系。清代医家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上·方药》:“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乎此。”论文采用文献研究方法,查看古代经典医药著作,历代代表性医家的经典著作、代表性专科著作、古代制药专著及现代中药煎煮文献,对中药煎煮器具、煎前浸泡、煎煮用水量、煎煮火候、煎煮时间、煎煮次数和特殊煎煮方法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汤剂煎煮方法的规范化建议,希望为中药汤剂的正确煎煮提供借鉴,以确保汤剂质量与临床疗效,提高中医用药的合理性,服务中医临床,推动临床中药学学科建设。论文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七个部分。1中药煎煮器具研究论文通过总结分析砂锅、瓷器、紫砂锅、玻璃器皿、搪瓷器、不锈钢锅、银器、铜锅、铁锅、铝锅、石器、铛子、铫子、电煎壶、煎药机的性能及其对药性的影响等,认为可作为煎煮器具的是砂锅、瓷器、紫砂锅、搪瓷器、玻璃器皿、煎药壶、煎药机,慎用铁锅、铜锅、铝锅等金属器具。论文还提及了古代煎药器具——键子和铫子,铛子可用于药液的缓慢加热,铫子的特性与砂锅相似且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2中药煎前浸泡研究论文通过对文献中煎前浸泡的用水量、浸泡方式、浸泡时间的整理与分析,提出了适宜的浸泡方法。就浸泡用水量言,水面应超过药面2-3cm,质地坚硬的药材浸泡加水量宜偏少,质地疏松的药材浸泡加水量宜偏多。就浸泡方式言,浸泡时使用常温水,一般药物采用密闭浸泡法,但和解半表半里、调和阴阳者宜开放式浸泡。就浸泡时间言,古人浸泡药物有半日、一宿、三宿之说,现今多要求春夏浸泡30min左右,秋冬1h左右。笔者建议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至4h以上,以便提高药物利用率。浸泡时间还需考虑药材的质地和季节,一般花、茎、全草类饮片浸泡时间偏短,根、根茎、种子、果实类饮片浸泡时间偏长,但也不宜过长,以防饮片变质;秋冬季节浸泡时间偏长,春夏季节浸泡时间偏短。3中药煎煮加水量研究论文主要针对《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方》、《外科正宗》、《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医药著作中方剂的加水量进行分析,总结出适宜加水量(mL)为药量(g)的6-8倍,且需根据药量的多少、吸水程度及煎煮时间的长短酌情增减。若方剂中亲水性药材较多,则加水量宜偏多,若疏水性药材较多,则加水量宜偏少;解表剂煎煮时间短,用水量则偏少,滋补剂煎煮时间长,用水量则较多。文中还论及了治疗外科疾病的方剂和煮散剂的煎煮加水量,认为治疗外科疾病的方剂,为使药物具有升浮之性以利达于肌表,药液浓度宜低,煎煮加水量宜多,加水量约是用药量的13倍;煮散剂加水量一般是用药量的20倍,散剂煎煮用水量多的原因主要是药物呈粉末状,煎煮时易于糊锅,因此加水量需多。现今也有通过加水量公式计算加水量的情况,A=γG+βt+α,B=βt+α。其中A为首煎加水量,B为二煎加水量,丫为吸蓄系数,G为药物重量,β为蒸发系数,t为煎煮时间,α为预期煎取量。论文认为,古代煎药加水量是前人的临床经验总结,应予以重视。4中药煎煮火候研究论文探讨了煎煮中药时适宜的煎煮火候,指出现今煎煮中药多采用武火煎沸后改用文火煎煮的方法。鉴于武火与文火煎煮对药性有不同影响,因此,论文依据文献,分析了适宜武火和文火煎煮的中药。宜武火煎煮的中药。(1)用于药液快速浓缩以及治疗危急重症的药物;(2)含芳香挥发性成分较多的方剂及有效成分容易煎出的药物;(3)欲使药性上升外达时或所治病变部位在上焦时,一般宜用武火煎煮。宜文火煎煮的中药。(1)补益药在武火煎煮沸腾后使用文火缓慢煎煮,以促使补力缓缓溶出而尽补益之能事;(2)矿物类药、动物类药、贝壳类药、药性难以煎出的植物类药;(3)欲使药性下降内行或所治病变部位在下焦、下肢、和内脏的药物,一般宜用文火煎煮。5中药煎煮时间研究论文将中药煎煮时间分为两类,即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绝对时间是指用钟表计时,如小时、分钟等。使用绝对时间确定煎煮时间时,由于使用火力大小不同,相同的加水量,煎煮相同的时间,其煎取的药液量会有差别,所以绝对煎煮时间虽易掌握,但可能影响煎液质量。相对时间有多种计算方法,一是通过耗水量计算,二是通过沸腾次数计算,三是通过指示剂变化计算,四是根据药液气味散发情况计算。笔者认为,利用耗水量判断煎煮时间较科学,便于患者操作,如《伤寒论》桂枝汤“加水七升,煎取三升”等,即药液量相当于加水量的43%左右。论文研究认为,大多数中药煎煮时,药液量相当于加水量的30%-50%停止加热;若病位在下焦或用于镇降逆气的方药或补益药需久煎,药液量应相当于加水量的10%-29%;若病位在上焦或用于发越水气、除腰中寒湿、以蜂蜜为溶媒的汤剂以及发散药、芳香之药,其汤剂应轻煎,药液量相当于加水量的51%-75%即可停止加热。6中药煎煮次数研究关于中药煎煮次数,宋以前的方药多煎煮一次,现今普通方药煎煮二次,滋补药或质地坚硬的药物可增加一次。论文还根据患者病证讨论了煎煮次数问题,如调和表里枢机、调和升降枢纽的方剂,可用去渣再煎的方法煎煮;对于药性差别大者或方剂中含毒性较强的药物时可分批煎煮,然后和合共煎;上热下寒证,需寒热并用时,可选用沸水浸泡与煎煮共用的煎药方法。7中药特殊煎煮技术研究论文对汤剂的特殊煎煮技术进行了整理研究。药物的特殊煎煮技术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对服、泡服、煎汤代水等。论文重点探讨了先煎、后下与煎汤代水法,列举了古方和现代文献中传统汤剂先煎、后下、煎汤代水法的用药经验并对其进行总结。先煎技术用于以下几种药物的煎煮,第一,矿物、贝壳、角甲类药物,因其质地坚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应打碎先煎30min以上,促使有效成分充分溶出;第二,有毒中药,需先煎60min或更长时间以降低毒性;第三,为去除药物偏性以及促药力入走中、下焦时需先煎。另外,部分植物药,先煎才有良效,如麻黄、葛根、天竺黄、藏青果、火麻仁、茯苓、瓜萎、石斛等。后下技术用于富含挥发性成分的药物、有效成分因长时间煎煮而易被破坏的药物以及促药力入走上焦时需后下。后下药一般在群药煎好前5-15min加入。后下药物需先用冷水浸泡,待群药煎好前将药物及浸泡液一并加入煎煮器皿中煎煮。煎汤代水是前人重视的煎药方法,且有其独特之处,值得当今中药临床予以重视。其应用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煎汤代水药物,多为性质平和的药物,或为药食两用之品,如甘蔗、冬瓜仁、糯米、鲍鱼、薏苡仁等;(2)煎汤代水药物可加强全方药效,具有主导作用,如甘蔗煎汤代水以清热润燥、金针菜煎汤代水以缓解抑郁等;(3)煎汤代水药物,在全方具有引药入经的作用,如冬瓜仁煎汤代水以引药至于水肿处,桑枝煎汤代水以引药达于肝经;(4)煎汤代水药物,用量一般较大,如桑枝二两煎汤代水。综上所述,论文研究发现以下几点:(1)文章指出中药煎煮器具对所煎药物的药性有影响,应予注意;(2)中药汤剂浸泡时间与现今习惯浸泡时间有差异,我们可以考虑延长浸泡时间;(3)论文总结了唐以前中药汤剂的煎煮加水量、散剂和外科用药加水量,有较高的使用价值;(4)中药煎煮时间的计算方法,除绝对时间外,尚有相对煎煮时间,并且认为相对煎煮时间有更加合理的成分于其中,值得重视;(5)论文对《金匮要略》中利用耗水量确定煎煮时间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根据耗水量将其分成轻煎、中煎和浓煎;(6)论文总结了古、现代文献中先煎、后下以及煎汤代水等煎煮方法,其中的用药范例,对于当今临床用药颇具借鉴价值。论文研究对于促进中药汤剂的合理应用、推动中药汤剂煎煮技术的规范化进程、促进临床中药学及中药调剂学的学科发展都有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