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于具有特殊的表界面性质,超浸润材料在自清洁、微液滴操作、水油分离、防雾及防覆冰等多个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该领域不断地发展,复杂的使用环境对超浸润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发展具有多种功能的超浸润材料成为现今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石墨烯在构建多功能超浸润材料方面具有自身优势。但是目前已报道的石墨烯基材料多需要借助表面化学改性来实现其表面超浸润性,而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石墨烯的传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具有特殊的表界面性质,超浸润材料在自清洁、微液滴操作、水油分离、防雾及防覆冰等多个领域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该领域不断地发展,复杂的使用环境对超浸润材料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发展具有多种功能的超浸润材料成为现今一个重要研究方向。作为一种新兴材料,石墨烯在构建多功能超浸润材料方面具有自身优势。但是目前已报道的石墨烯基材料多需要借助表面化学改性来实现其表面超浸润性,而这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石墨烯的传导性,严重阻碍了智能石墨烯基超浸润材料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分别设计并制备了具有微纳分级结构的超浸润纯石墨烯基闭孔微球材料和开孔微球材料,研究了它们的表面浸润特性,阐述了其与水滴间的浸润机制。借助于石墨烯本身的特性,本文利用以上材料成功实现了多种感知性能,超浸润转化性能和可控黏附性能,并深入探索了这些性能的实现机理,指出了其在微液滴运输、环境感知等方面的重要应用价值。利用氧化石墨烯(GO)的两亲性,本文首先通过选择合适的油相制得了体系稳定的粒径可控的纯GO皮克林乳液,研究了乳液粒径与搅拌速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阐述了该乳液的形成机制。然后通过冷冻油相法,在该乳液颗粒的壳层表面引入纳米级褶皱,最终利用抽滤、冷冻干燥和化学还原的方法得到了具有微纳分级结构的超疏水石墨烯基闭孔微球材料。该材料表面浸润性受微球尺寸控制,接触角从124.5o到152.7o可调,微球尺寸对浸润性的影响机制也在本文中被详细解释。此外,该材料对水滴的黏附性极高,黏附力大于77.8μN,可被用作微液滴运输的机械手。并且得益于纯石墨烯的成分,其导电性较好,可感知损伤,压力,并且在微液滴运输过程中可感知水滴位置,实现了材料媒介与功能的一体化。本文对上述感知功能的机理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其次,为了实现超疏水性与超亲水性间的快速转化,本文通过蒸汽溢出法将微球成功打开,制得了一种同样具有微纳分级结构的开孔微球互通网络石墨烯材料。该材料表面同样表现出超疏水性,并且经过空气等离子体处理后能够快速转化为超亲水表面,最短转化时间仅为1 s,相较于已见的报道,其转化效率提高了数十倍。本文分别从物理和化学两方面对此种转化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获得了等离子体处理时间与其表面浸润性之间的规律。此外,由于具有纯石墨烯成分,该材料的自身焦耳热性能十分优异,在施加20 V直流电压下8 s内即可升温至200℃左右。利用此种性质,该材料实现了表面超疏水性的快速恢复,其恢复机理同样也被深入研究。最终通过以上方法,本文完成了超疏水性与超亲水性间的超快可逆转化。另外,所制得的超亲水性的石墨烯基开孔微球材料在水下表现出超疏油性,通过控制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可实现其对水下油滴的黏附力调控,本文也探究并阐述了具有不同黏附性的表面和油滴间的浸润机制。基于此种性质,该材料在水下完成了微油滴的定向运输。最后,为了控制超疏水材料对水滴的黏附性,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沸腾涂覆法来制备具有异质微观结构的聚丙烯/石墨烯复合材料。将制得的开孔微球石墨烯基材料浸泡在沸腾的聚丙烯-甲苯溶液中,从而使聚丙烯仅涂覆在其表面,而内部仍然为纯石墨烯结构。通过控制涂层的负载量实现了表面黏附性的可控,并利用其完成了对水滴的定向无损运输,且深入探究了其黏附性变化的机理。此外,借助于异质的微观结构,该材料能够同时实现表面低黏附性和对水滴的感知,可被用于感知下落水滴,并可识别水滴大小。另外,本文还通过更加简单的倒转干燥法制备了一种同样具有异质结构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石墨烯基复合材料,并利用该材料完成了对入水和出水行为的感知,研究了其感知机理。
其他文献
简谐近似作为一种常用的近似手段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系统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往往与运用简谐近似所得到的结果不同,这是因为无论是在微观体系还是宏观体系,都存在着非简谐效应。作为非线性物理中最为重要的效应之一,非简谐效应会导致系统的物理性质产生巨大的变化。对于含有周期性重复单元结构的均匀晶格来说,非简谐效应可以引起系统的自局域化现象,其特征类似于简谐晶格中因杂质而形成的局域模,常被称为内禀局域模或者离散
21世纪以来,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控制问题已经成为研究热点,在工程中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例如无人车/机的编队控制、多飞行器的姿态控制、移动传感器的区域覆盖等。一致性控制是协同控制问题的基础,所谓一致性是指智能体随着时间的推移,系统中某些期望的状态趋于一个共同的值,因此针对一致性控制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实现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控制,通常采用分布式控制策略,使得一组智能体通过局部通信的方式协作完成
锂硫电池正极理论质量比容量高达1675 mAh g-1,具有很好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得到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然而,锂硫电池的发展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其中放电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溶解引起的穿梭效应和充放电过程中反应动力学迟缓的问题尤为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本论文通过对碳材料的掺杂以及复合改性,设计四种高性能硫正极载体材料。以低成本的海苔为生物质原料制备氮、氧共掺杂的生物质碳材料(ANOC)。氮、
多铁性材料可以同时实现力-电荷-自旋的多重耦合因而允许通过外场来控制其铁电性和铁磁性,相比于传统的铁电存储和磁记录材料,多铁材料在性能控制上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在信息存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多铁材料体系中,由薄膜构成的异质结和复合薄膜满足了对器件集成化和微型化的要求,且在室温下能够表现出磁电耦合性能,研究多铁材料中两相复合方式对磁电效应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Co Fe2O4/Pb(Mg
使用机器人对真实场景进行三维重建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如灾难与救援现场、行星探测和工厂测绘等。现阶段,存在多种SLAM方法可以实现此功能,但大多侧重于人为控制机器人进行定位和建图,使最终的建图效果受限于操作人员的个人经验。本课题主要研究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多机器人系统在完全未知的环境中根据视觉传感器的感知情况,协同自主地规划自身的移动轨迹,最终完成对整个环境的三维重建。涉及视觉SLAM方法、动态
GaN是一种典型的宽禁带半导体,一直是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研究的重点。GaN通过掺杂可实现n型或p型导电,以及不同波段包括可见光和紫外光范围的光致发光,因此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和激光二极管等领域,具有巨大的科学和应用价值。GaN的半导体行为和光电响应往往由点缺陷的相关过程决定。尽管经过了多年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学术界对这些点缺陷过程的理解仍然存在很多争议。理论计算描述半导体中带电缺陷的主要困难是如何
抗渗性是水泥基材料耐久性的第一道防线。本文研究纳米材料对水泥基材料抗渗性的提升效应与机理,建立纳米改性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模型与预测方法,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水泥基材料因组成和配比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初始微观结构,并对纳米材料的改性效应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围绕纳米材料对不同水泥基材料的抗渗提升效应与机制,采用宏观性能测试、微观结构观测分析、理论计算与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了纳米改性
在流化床的数值模拟中,欧拉-欧拉方法和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是两种最常用的方法。欧拉-欧拉方法中固相守恒方程使用颗粒动理学理论进行封闭,其中固相压力、粘度等参数的确定都依赖于弹性恢复系数,该参数的选取对于描述颗粒碰撞间动量传递和耗散至关重要。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中,通过颗粒间碰撞作用实现相间动量的传递,忽略了气固两相湍动能传递对离散颗粒运动的影响。因此发展一种合理的描述颗粒碰撞和气固两相湍动能传递的两
Sn与Fe通过热扩散作用形成了FeSn2金属间化合物层,赋予镀锡板高耐蚀性的特点,但热扩散条件下FeSn2金属间化合物层的生长过程、机制与相关动力学参数尚未明确,同时通过电沉积法获得Sn-Fe合金的研究却少有报道,特别是对其镀层性能及电沉积过程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的目的便是明确上述热扩散法与电沉积法获得锡铁合金的过程、膜层性能及其异同,进一步通过控制工艺参数来提高膜层性能。采用SEM、XRD、Ta
压缩感知理论在过去的十几年间得到快速的发展,不仅极大地丰富数字信号处理领域的研究内容,而且也为其他专业领域的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关注几类稀疏逼近函数来处理?0最小化问题,通过构造?0范数的非凸、非光滑逼近函数来设计新的求解算法。另外,本文利用?0范数的连续可微逼近函数来研究?0最小化问题的解与最小二乘解之间的关系。首先,利用?1范数的Moreau正则化函数的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