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Z扫描技术研究微纳米材料和结构的光学特性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swhzx5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纳米材料和结构具有其区别于块体材料的光学特性。近年来,对基于微纳米材料和结构的新型光子器件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应用传统的单光束Z扫描技术从理论上和实验上研究光子晶体(photonic crystals or PCs)和磁性液体(magnetic fluids or MFs)这两种微纳米材料和结构的光学特性,在构建基于光子晶体和磁性液体的光子器件方面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 20世纪80年代末,Yablonovitch和John分别指出光子晶体具有光子带隙的特性。从此光子晶体就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重点讨论一维克尔非线性光子晶体带隙边缘的非线性增强效应。利用非线性时域有限差分的方法,数值上模拟了光子晶体结构的闭孔和开孔的Z扫描曲线,并通过“对称法”修正了非对称的闭孔Z扫描曲线。引入非线性增强因子,发现增强因子不但依赖于入射光的频率,还依赖于入射光的功率密度。在弱的入射功率密度的情况下,也即是群速度和功率密度无关的条件下,各个入射频率处的增强因子与其对应的群速度的平方成反比,理论计算和模拟的结果相一致;但是,在高的入射功率密度下,带隙边缘移动的效应变得明显,导致各个频率处的群速度发生改变。于是增强因子依赖于入射的功率密度。为了实现最合适的非线性增强必须同时选择合适的入射光频率和功率密度。 磁性液体的光透过率可以通过外加磁场来调控。我们通过开孔的Z扫描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和不同载液的磁性液体,在不同入射功率密度下的光透过率行为。在低的入射功率密度下,开孔的Z扫描曲线在焦点处呈现出透射峰,而在高功率密度下,得到了透射谷的曲线。对曲线进一步的分析,排除了磁性纳米颗粒的非线性吸收的影响,并首次提出应该考虑到激光光场对磁性纳米颗粒的光力(optical force)的作用。通过计算比较磁性纳米颗粒、金纳米颗粒和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受到的光力的大小,可以发现光力对磁性液体光透过率有重要影响作用。我们提出一个物理图像,认为梯度力或光陷阱(optical trapping)以及散射力和吸收力在光束横向和纵向方向上的作用决定了磁性液体的光透过率。通过显微镜观察磁性液体在不同入射功率密度下形貌的变化,能够支持我们的物理图像的正确性。 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序论部分,主要讲述光子晶体与磁性液体的研究进展,Z扫描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第二章和第三章介绍作者硕士期间主要参与到的研究工作。其中,第二章主要论述应用Z扫描技术对一维克尔非线性光子晶体带隙边缘非线性增强效应的研究;第三章主要讲述通过Z扫描技术研究光力对磁性液体光透过率的影响。第四章是总结与展望。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多学科交叉对一些复杂系统进行了研究,并为研究不同复杂系统提供新的可供研究的思路。具体内容包含相互作用系统的非线性动力方程研究及应用。本文提出的特征函数法
以具有特定结构的模板引导一维纳米线、纳米环的制备与组装,从而实现对这些一维纳米结构的形貌、尺寸、取向和排布等在纳米甚至原子尺度上的精确控制,这为新型的有序一维纳米
学位
本论文研究了负载条件下布朗马达的特性。首先我们对处理布朗马达问题的随机动力学的具体问题和分子马达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接
环境样品中的低水平放射性测量在环境放射性现状调查和探矿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论文对CSR环境水样品的放射性利用γ能谱方法进行了测量;对铀矿坑水样铀电沉积层用红外谱图和扫
层状复合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热机械稳定性以及抗辐照损伤等优良的力学性能。这些优异的性能与材料中的异相界面对位错运动的约束和材料的织构密不可分。因此,研究层状
本学位论文研究了中国古陶瓷绿釉表面的“银釉”的光学特性,提出通过检测平均反射率来实现无损鉴定陶瓷年代的新方法;同时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研究了影响二维光子晶体禁带特
万有引力常数G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基本物理常数之一,它的精确测量在物理学中占据着特殊地位。从1798年Cavendish的扭秤实验得出历史上第一个相对精度约1%的G值测量结果以来,200多
环境中重金属污染严重影响人群健康,因此对重金属污染的监视极为重要。利用苔藓植物作为生物监视器来评价环境污染的程度及其对人群健康的潜在影响,是当前国际环境科学研究的热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重离子径迹模板的制备,一维纳米材料包括半导体CdS纳米线/管和金属Cu纳米线的制备,以及纳米线/管的光学性质测量三个部分。   利用高能重离子辐照、
本实验工作是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国家实验室第二测量厅原子物理实验平台上完成。本工作采用能量为20-50MeV的高电荷态O5+离子去轰击Au,测量了不同能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