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基础性产业,矿产资源是人类社会文明必需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大,但由于采矿技术不成熟或生态保护观念淡薄,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过程往往导致矿区景观格局和地表植被的破坏,造成矿区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污染,并长期给生态系统健康和农牧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甘南藏族自治州高寒灌丛草甸采金矿区为研究对象,调查了矿区天然草地、自然恢复草地、垂穗披碱草恢复草地三类矿区主要植被覆盖类型植物群落结构,并测定和计算了不同植被覆盖类型下土壤、植物和土壤微生物全碳(C)、全氮(N)、全磷(P)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以期从解析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和土壤、植物和土壤微生物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视角出发,为矿区植被恢复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指导。主要结果如下:(1)矿区受损土地利用垂穗披碱草恢复和自然恢复5年后,植物种丰富度和植物多样性依然显著低于天然草地(P<0.05)。其中利用垂穗披碱草作为矿区植被恢复的先锋物种,在土壤状况和气候条件与自然恢复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恢复5年后其物种丰富度和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自然恢复方式(P<0.05)。与天然草地相比,矿区恢复土地上植物组织P含量明显升高,N含量明显减少,植物组织N:P介于3.8-5.2,恢复土地上植物受N素供应限制。(2)受采矿影响,矿区土壤pH和容重均有较大幅度上升,而土壤C、N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但C:N仍与天然草地一致。恢复土地上土壤全P含量有明显提高,使得土壤C:P,N:P均降低,矿区恢复土地土壤表现出C、N不足,考虑到C的积累依赖于N,矿区恢复生态系统主要受N素供应限制。恢复土地土壤容重、pH和C、N、P含量在0-30 cm土壤剖面上均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植被恢复5年后很难对土壤纵向发育产生影响。(3)矿区恢复土地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P含量变化与天然草地相比没有显著变化,但N含量呈现显著降低(P<0.05)。自然恢复土地和垂穗披碱草恢复土地表层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N:P分别为43.91:1.05:1和56.47:1.02:1,N含量远低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和全球草地平均水平,表明恢复土地受到N素供应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