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辽盆地西南部上白垩统姚家组新发现多处地浸砂岩型铀矿床,现已探明的工业铀矿体在区域上受氧化带控矿作用明显,局部地段铀矿化与低温热液作用关系密切。对区内典型铀矿床成矿机理的研究,可进一步帮助总结该区铀成矿规律,为区域远景预测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本文通过野外钻孔岩芯编录和取样,归纳各类地质资料,对矿床的构造格架、岩性—岩相、岩浆活动、地下水演化、氧化作用等控制因素进行分析。结合显微镜下薄片观察,电子探针分析,同位素分析测试等样品数据,分析矿床的后生蚀变类型、铀矿物种类、物质组成及赋存状态、物质来源等。总结矿床的成矿特点,建立研究区砂岩型铀矿床的成矿模式,预测成矿远景区。综合研究表明:铀矿床产出与构造关系密切,受NE向构造控制明显。一方面NE向构造控制了姚家组辫状河相砂体的展布和构造天窗的基本形态,沟通深部还原性流体。另一方面,又控制了区内基性岩浆的活动热流体的形成,为铀的活化、迁移及叠加改造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盆地西南部开鲁凹陷物源由盆地南缘补给,存在奈曼—东明、甘旗卡—朝鲁图两个主要物源补给区,在东明—东来—余粮堡—通辽—宝龙山一线发育长约150km,宽约50km的辫状河相砂体组合,砂体的渗透性和连通性均好。姚家组上覆为嫩江组泥岩,下伏为青山口组或阜新组泥岩,它们在区域上形成了稳定的泥-砂-泥结构。姚家组层间氧化带从盆缘向盆地内沿着龙湾筒—双泡子—宝龙山一带发育。氧化—还原过渡带则大致分布于东明—东来地区和伊胡塔—钱家店地区。在钱家店凹陷通辽—宝龙山的氧化—还原过渡带内已发现了多个铀矿床。姚家组地下水补—径—排水动力系统自SW向NE发育,含铀含氧水由盆地边缘补给,可能从构造剥蚀天窗—新开河一带排泄,其中F2、F3断裂也起到局部排泄的作用。另外由于姚家组在东部协代花岗岩古隆起一带抬升,接受第四系潜水的补给,因此东部协代花岗岩古隆起带为姚家组的次要补给区,其径流方向为SE向NW,也于构造剥蚀天窗—新开河一带排泄。综上所述,区内铀的富集作用既受断裂、辫状河相砂体和层间氧化带的控制,在局部地段也受岩浆活动及热流体作用的控制,矿床的形成具有表生氧化成矿作用和深部热流体成矿作用相互叠加的特点,即矿床的形成是内、外生成矿作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