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在吲哚菁绿眼底血管造影中的分型研究
[目的]:分析黄斑区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在吲哚菁绿眼底盘管造影(ICGA)中的不同渗漏亚型及临床特点。
[方法]:对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及ICGA确诊为PCV酶137例144惠眼进行ICGA渗漏状态的分型及各型临床特点的分析。
[结果]:在144只PCV患眼的ICGA中,110只限出现晚期染料渗漏(渗漏型,76%)。渗漏型又可分为三个亚型:息肉灶渗漏型(47只眼,42.7%),异常分支状脉络膜盘管渗漏型(14只眼,12.7%)和混合渗漏型(49只眼,44.5%)。其他34只眼显示出晚期病灶的消退或/和呈冲刷现象(消退型,24%)。在渗漏型中,色素上皮脱离(PED)、最佳矫正视力(BCVA)<0.1及陈旧性视网膜下出血的比例分别为56.4%(62只眼),19.1%(21只眼)和4.6%(5只眼);消退型相应比例分别为8.8%(3只眼),50%(17只眼)和38.2%(13只眼)P<0.001),同时消退型的病程显著长于渗漏型(P<0.001)。
[结论]:在ICGA中可以观察PCV病灶的晚期渗漏及消退现象,其中以渗漏型居多。混合性渗漏是渗漏型中最常见的亚型。渗漏型多表现PED,较好的BCVA以及较短的病程,而消退型则更易表现视网膜下陈旧性出血、较差的BCVA以及较长的病程。这可能提示前者为活动性病灶或处于疾病的早期阶段,而后者则为静止性病灶或处于疾病的晚期阶段。
第二部分PDT联合玻璃体腔Avastin注射对PCV病变形态及视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重组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Avastin对黄斑区PCV治疗前后眼底形态及视功能的改变。
[方法]:对ICGA确诊为中心凹下或中心凹旁活动性PCV并行PDT联合玻璃体腔Avastin注射的患者,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分别行视力、裂隙灯、间接眼底镜、眼底彩照、眼底血管造影、色觉、对比敏感度、视野以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检查,分析治疗前后眼底形态及相关视功能的改变。
[结果]:治疗后三个月随访ICGA显示病灶缩小(5只眼,38.5%)或消失(8只眼,61.5%)。三个月随访时仅一人因FFA持续渗漏于3个月随访时再次接受治疗。与治疗前相比,联合治疗后对比敏感度在五个空间频率均有升高。其中治疗后1,3个月对比敏感度在1.5cpd空间频率的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P=0.04,0.007)。联合治疗后色觉FM100-hue试验平均错误分平方根下降,其中治疗后3,6个月时下降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P=0.01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1、3、6个月30°视野的MS明显提高(P<0.001),MD明显下降(P<0.001),LV明显下降(P=0.007)。治疗后1、3、6个月10°视野的MS均明显提高(P=0.003),MD均明显下降(P=0.005),LV亦呈下降趋势,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376)。与治疗前相比,mfERG6个环的潜伏期无明显下降。治疗后3个月,1环P1波(P=0.023)及2环的N1、P1波(P=0.028,0.046)振幅密度明显升高。治疗后6个月,1环P1波(P=0.015)及2环的N1、P1波(P=0.031,0.034)振幅密度的升高仍然具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PDT联合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治疗PCV后病灶缩小,渗漏减少。平均错误分平方根下降,色觉改善,低频对比敏感度提高,尽管6个月时对比敏感度的提高不再具有显著性意义;联合治疗后30°及10°中心视野改善,mfERG中央1-2环振幅密度升高,表明联合治疗后眼底形态及视网膜功能获得一定程度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