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9-1966“十七年”是中国当代话剧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时期。本论文以新中国十七年话剧演员文化为研究对象。之所以选择这个论题,原因在于“十七年”话剧演员文化形态所中蕴含的精神生态与价值取向,集中体现并影响了新中国话剧发展的精神构成和艺术风貌,对它的研究旨在从演员维度重新解读“十七年”话剧艺术发展的精神风貌。在改天换地新的历史语境下,作为话剧艺术主要构成的演员群体,不同的来源出身、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从艺道路,却用他们共同的青春在新中国的话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值得回味的经典形象,同时也热情地书写了他们共同的战斗篇章。演员文化学的研究,不能止歩于对演员表演的关注,而是要从舞台表演延伸到舞台背后的无限空间,超越单纯的批判和肤浅的读解,才能在更开阔的文化视野、更贴近人的本性和“中国国情”的思维视野中,建立起演员文化学研究更富有整体性、全面性和内在层次感的学术框架。本论文共分为以下六章:第一章,在“十七年”的社会转型中,国家意识形态起了不容置疑的主导作用,因此对这个年代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必须和社会政治发展史对话,本章重在将1949年-1966年话剧艺术发展的概况进行梳理,这也是新中国话剧演员文化系列问题的研究得以展开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伴随着新中国话剧艺术专业化、正规化的发展,以北京人艺为代表的话剧演员群体在逐步完善,并在不断的舞台实践中形成各具特色的类别文化。诚然,每一个演员都因个体的不同而呈现出个体差异,如家庭出身、文化背景、从艺经历、社会身份等等;却又因为同处于一个时代而能够提炼出共性。正是这些个性和共性构建了十七年话剧演员独有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特质。本章从源头源文化入手重点考察新中国话剧演员群体的个性和共性特征。第三章,建国“十七年”,话剧演员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和变革,意识形态的改变令舞台上的话剧演员必须跟时代保持同步,在塑造符合新的审美观与政治导向的舞台角色的同时,也在艰难地改造着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本章重在从话剧演员群体历史身份的考察出发,探讨他们在新的语境下“文艺工作者”身份的转变和认同。第四章,“十七年”的话剧表演艺术无疑是话剧艺术发展史上的“黄金年代”。而表演观对演员而言,如同人生观之于每一个人,是演员最为核心的生命力所在。本章重在追溯新中国话剧演员表演观的历史渊源,探讨在复杂的文化生态中,如何形成了该时期话剧演员独有的表演观。第五章,话剧艺术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形成了几个较大的族群,如代表北京文化环境的“京味儿”话剧、代表殖民文化的海派话剧,以及代表“黑土”文化的北派话剧等。话剧演员作为话剧的表演者,也不可避免的带有这些地缘文化特征。本章重在从地缘文化的角度,来分析主要演剧流派话剧演员地域风格的表现及其形成原因。第六章,“十七年”话剧演员文化的重要性不仅只是将其作为精神资源引入到今天的现实语境中,而在于更深的层面上的反思。本章重在通过开掘“十七年”话剧演员之所以成为表演艺术大师的深层原因,来探讨当下话剧艺术发展存在的若干问题,以期服务于我们今天的精神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