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瘟病是水稻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每年给水稻生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培育广谱、持久的抗稻瘟病水稻品种一直是育种的目标。Pi-ta+基因和WRKY45基因都是来自广谱高抗稻瘟病的景洪直立型紫杆普通野生稻的基因,Pi-ta+基因属于稀有的抗稻瘟病Pi-ta等位基因,具有抗稻瘟病的能力,WRKY45基因在许多植物中是参与抗病信号调控的关键基因,其抗稻瘟病的能力有待进一步验证;几丁质酶是一种以几丁质为底物的水解酶,它可以降解病原真菌细胞壁中的几丁质使病原体死亡。为了拓宽栽培水稻抗稻瘟病基因来源,获得抗稻瘟病的水稻新材料和进一步培育聚合多个抗稻瘟病基因的转基因水稻新品种,本研究构建了Pi-ta+基因和Bchi基因的双价表达载体pCAMBIA1300-Pi-ta+-Bchi,WRKY45基因的单价表达载体pCAMBIA1300-WRKY45,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栽培稻品种‘云资粳41’和‘中花11’中,通过建立以甘露糖作为筛选剂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获得抗稻瘟病粳稻材料,以作为水稻育种的中间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构建了双价表达载体pCAMBIA1300-Pi-ta+-Bchi和单价表达载体pCAMBIA1300-WRKY45,并将表达载体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
2、比较不同配比的甘露糖和蔗糖对非转化愈伤组织筛选效果的影响,确定筛选培养基中添加15g/L甘露糖+15g/L蔗糖时,‘云资粳41’抗性愈伤组织筛选效果最佳;筛选培养基中添加15g/L甘露糖+15g/L蔗糖或10g/L甘露糖+20g/L蔗糖时,‘中花11’抗性愈伤组织筛选效果最佳。
3、分化培养基中不加甘露糖时,较有利于抗性愈伤的分化;预分化对分化率并没有明显的帮助,可以不用预分化,而直接进行分化培养。
4、比较不同配比的甘露糖和蔗糖对转化再生苗生根的影响,发现不添加甘露糖或添加5g/L甘露糖+25g/L蔗糖的生根培养基对‘云资粳41’和‘中花11’再生植株的生长和生根的影响不大;但添加10g/L甘露糖+20g/L蔗糖,15g/L甘露糖+15g/L蔗糖或7.5g/L甘露糖+7.5g/L蔗糖以后,分化苗的生长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且随着甘露糖浓度的提高,幼苗长势变差,甚至干枯死亡。
5、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将Pi-ta+、Bchi和WRKY45基因转入水稻,经甘露糖筛选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分化得到再生植株355株。经氯酚红显色和PCR检测得到63株阳性植株,其中转Pi-ta+和Bchi基因的‘云资粳41号’11株,转WRKY45基因的‘云资粳41号’43株,转Pi-ta+和Bchi基因的‘中花110株,转WRKY45基因的‘中花119株。
6、对转基因的水稻植株离体接种稻瘟病小种Y98-16T,转基因植株均表现出抗瘟性,且转Pi-ta+和Bchi基因的植株表现出的抗稻瘟病能力比转WRKY45基因的植株的抗瘟能力强。
本研究摸索了转化培养、筛选培养、再分化培养过程的一些关键营养物质和筛选物质的添加浓度,为今后进一步优化完善水稻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一定基础。并通过研究初步表明Pi-ta+基因、Bchi基因和WRKY45基因导入水稻基因组中可以提高水稻植株的抗稻瘟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