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弱蛛科目前全世界已知22属261种,主要分布于三个不连续的地区,即地中海地区,东亚地区以及北美和中美洲地区。中国已知5属69种,但中国弱蛛科的分类地位一直是一个具有争议的问题。曾有学者论述在研究东南亚地区的蜘蛛区系时指出,中国地区的弱蛛区系组成比较复杂,之前报道的中国弱蛛可能并不全是弱蛛属的成员。因此分子生物学手段的应用,对于理解中国弱蛛科的系统发育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利用分子系统学的手段,研究中国弱蛛科的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对弱蛛科12属,154号标本的研究,包括了18SrRNA,28SrRNA,16SrRNA,COI和H3五个基因片段的测序,各得到120条左右序列,另外从Genbank下载COI、28SrRNA各38条,对这些数据使用贝叶斯和最大似然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得到以下结果: 1.在联合数据集贝叶斯分析得到的系统进化树的拓扑结构上,我国的弱蛛科分为四个分支,与分布于北美和中美洲的属相间分布,且各分支的节点支持率都比较高:各分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总体上反应了地理分布关系。 2.分支A中,包括了中国已发表的Leptonetela的属的所有在研种,16个未定名种及该属模式种L.kanekllis,说明我国已发表的Leptonetela的属的41个种分类地位是正确的。分布于河南省的Leptonetatianxingensis及Guineta属的一个种和Sinoneta属的三个种也包含于A分支中。结合形态学的研究表明Leptonetatianxingensis应为新组合Leptonetelatianxingensis(Tong&Li,2008),Guineta和Sinoneta应该为Leptonetela属的次异名。 3.B分支仅包含分布于河北省赞皇县1属1种,Rhyssoleptonetalaterilia,分子系统发育和形态学的研究结果都支持该属的成立。 4.C分支包含分布于北京周边洞穴的属于Leptoneta属的5号标本,及1个未定名种,D分支包含分布于浙江省洞穴的属于Leptoneta属的3号标本,这两个分支与分布于德克萨斯州西南部到墨西哥的Chisoneta属,及分布墨西哥的Neoleptoneta属的关系最近,形成姐妹群。且都没有与分布于欧洲的Leptoneta属的模式种Leptonetaconvexa聚在一起。形态学分析也支持C,D两支不属于Leptoneta属,且与Chisoneta及Neoleptoneta存在着明显的形态学上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C,D两个分支不属于Leptoneta属,其中分布于北京地区的弱蛛因雄性触肢腿节上有两排大刺,这一特征在其他属中没有,我们认为可以定位一个新属,但浙江地区的弱蛛因与北京地区的弱蛛在形态上有相似处,因而其分类地位还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