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载之“乐”语出《西铭》中“乐且不忧,纯乎孝者也”一句。《西铭》是张载哲学思想的总纲,是他为理想社会蓝图所构筑的精神家园。其中他将“乐且不忧”这一命题搭建在自己的“孝论”基础之上,从儒家“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理念出发,破除自己与外人、外事、外物的界限,积极倡导以“至诚”、“尽性”的自我修养之道与“大其心体天下之物”的天人观念去探寻“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在张载看来,天作父,地作母,人禀受天地化育之气而生,故而“性帅天地”,负有“天地之性”。他呼吁人通过信守“天道”,感知“圣德”而追求现实安稳,以此来对佛、道两家的生死观推翻颠覆,进而指出佛、道两家理论对体用、有无等两两相对范畴的割裂,使人的精神世界不再被控制于一个虚幻的“空”的世界中,从而实现“穷理尽性”,感知“天地至德”,最终“性帅天地”,达到“与天合德”的天人之境。他的最终目的是探寻如何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实现“民胞物与”理想蓝图,这不仅是张载哲学思想的最终诉求,也是中国历代哲学家们所关注的重要论题。同时,张载之“乐”不仅仅是自我修养的内在成德之乐和“天人合一”的同天之乐,更包涵着忧患经世的的济世之乐,张载对学礼、循礼的重视,反映出张载入世的思想,正如张载所说:“圣人苟不用思虑忧患以经世,则何用圣人?天治自足矣。”本文通过对张载的著作及相关参考文献进行研究分析,从三个方面论述张载之“乐”的境界。第一章,首先讨论张载之“乐”的选题意义,简明扼要的介绍了本文撰写的缘起及依据,并对张载之“乐”的相关理论研究作简要分析;其次,讨论张载之“乐”的出处及内涵,并结合同时代儒学家对“孔颜之乐”的阐释,探寻“孔颜之乐”与张载之“乐”的理论关联;第二章,从“至诚至信”、“存顺没宁”、“近思博文”三个方面探讨张载的本真之乐,这是张载的自我修养观,反映了张载对内在成德的要求;第三章,从“推恩约礼”、“以礼立仁”、“仁政爱民”三个方面探讨张载的礼义之乐,这是张载的政治理想,张载的理想境界不仅仅是独善其身、自乐其乐,济天下之志也同样重要;第四章,从“大心体物”和“民胞物与”来探张载的天人之乐。张载之“乐”的这三个方面,从修身到处世、从政治观到生命观,诠释了张载理想境界。张载之乐不仅仅是本真修养的成德之乐和天人合一的同天之乐,也包含着张载忧患济事政治理想。张载不仅仅对中国古代儒家的人生哲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现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