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BL-2H3细胞表面存在大量FcεR I受体,为基于IgE特异性识别以及基于细胞脱颗粒所释放的各类信号因子构建细胞传感器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然而,传统的IgE抗体在动物体内含量稀少且制备困难,此外较为广泛使用的脱颗粒特征信号——Ca2+浓度也因为大多是基于传统的荧光探针而面临成本高昂、操作步骤繁琐等缺陷。本研究采取构建稳定表达钙离子探针的RBL-2H3细胞系可以避免直接使用传统的荧光探针进行动态表征Ca2+浓度变化;为解决传统的IgE抗体制备困难这个问题,有研究者提出了制备IgE嵌合抗体的路径。然而,制备IgE嵌合抗体的其中一个关键环节是需要有特异性识别IgE-Fc片段的抗体。本研究基于单克隆抗体技术,制备了抗IgE-Fc片段的单克隆抗体,为IgE嵌合抗体的构建提供了有利的表征工具。上述研究成果将为RBL细胞器的构建提供有利的支撑,本研究的结果如下:1)将含有能够表达钙离子敏感蛋白Cameleon基因的PYC3.60-C1质粒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构建了稳定表达钙离子探针Cameleon的RBL-2H3细胞系。C48/80作用于已构建的RBL-2H3细胞的最佳致敏浓度为150 μg/mL,此时β-HEX的释放率为55.7%。以C48/80作为刺激物,激发可稳定表达Cameleon的RBL-2H3 细胞,结果显示当 C48/80 浓度增至 100 μg/mL、150 μg/mL 和 200 μg/mL时,胞内相对荧光强度在50s内同步增加,1 min后逐渐下降,与传统的Fluo-4/Am荧光探针指示信号相似。构建稳转Cameleon的RBL-2H3细胞系可在无需添加探针的条件下,通过自身含有的钙离子探针Cameleon来实时检测细胞致敏后的脱颗粒反应。2)将重组大鼠IgE-Fc片段,作为免疫原对Balb/c系小鼠进行免疫,选择免疫效果最好的1号鼠进行杂交瘤细胞融合。结果显示,细胞融合率为83.68%,间接ELISA法结合有限稀释法亚克隆筛选得到7株能稳定分泌抗大鼠IgE-Fc抗体的阳性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编号为1D10、4A4、4E7、5C11、6E4、6E8和7B6。将阳性克隆杂交瘤细胞株扩大培养后,分别注入小鼠腹腔收集腹水,经过辛酸硫酸铵法的粗纯化,得到相对应编号的7种针对大鼠IgE-Fc的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法进行抗体效价测定,结果表明1D10、4E7、5C11和7B6的腹水效价都达到了1:128000,5C11的单克隆抗体较其他6种效价最高,达到了 1:1400,特异性实验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七种单克隆抗体均特异性针对大鼠IgE-Fc,与β-内酰胺酶、OVA和BSA三种蛋白均无明显交叉反应,具有良好的结合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