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地榆是榆科榆属白榆的一个变种,天然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中东部浑善达克、乌珠穆沁、科尔沁等沙地中,适生性强,在维持沙地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沙稳定性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最近几十年沙地榆分布面积锐减,密度下降,更主要的是出现了幼苗减少等问题,说明沙地榆的天然更新出现了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这一重要资源,恢复沙地榆自然更新过程,我们研究了沙地榆分布与气候条件的关系,及与地下水埋深、地下水水质的关系。作者首先收集了邻近四个气象站48年的气象资料,采用内插法计算了沙地榆分布中心区、东端白桦替代区、西端消失区的气温和降水量,分析了沙地榆分布与气候因子的关系;又于2008年和2009年夏秋之际,以桑根达来为中心,自北向南、自西向东设定长度100km左右的两条样带,采用样线结合样方法调查了沙地榆分布密度及生长状况;通过开挖剖面测量了潜水埋深,同时提取水样并在实验室完成水质分析,完成了大尺度范围内沙地榆分布与潜水埋深、水质关系的研究;之后,在桑跟达来附近选定一个典型观测点,垂直沙丘走向设置了三条观测样带,详细测量了地形及高程,绘制了地形示意图、沙地榆生长状况图、潜水等水位线图,从小尺度上研究了沙地榆分布与潜水埋深、水质的关系。结果显示:(1)在浑善达克沙地,沙地榆集中分布区多年平均气温在2.2℃左右,多年平均降水量在330-360mm,但这一数值与周边没有沙地榆分布地区的气候条件没有显著差异,因此认为在沙地榆分布范围内,降水与温度不是影响沙地榆分布的主要因素。(2)潜水水质与沙地榆的分布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而潜水埋深是影响沙地榆分布的重要因素。沙地榆主要是依靠大气降水及土壤水而不是地下水而生存;当潜水埋深小于1.7-1.8m时,地面不会出现沙地榆,我们把这个水位称为沙地榆生长的限制水位,因此,在浑善达克沙地营造榆树疏林时不可选择潜水埋深小于1.8m的丘间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