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非建设用地格局构建研究——以苏州市为例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zz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非建设用地是城市生态健康与安全的基础,具有生态服务功能和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地的服务功能。单一关注任何一种功能,将会导致规划管理失控,城市生态网络的生态服务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城市的整体生态健康水平下降。因此,必须兼顾城市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三方的协调发展需求,探讨构建城市非建设用地格局的方法,研究其向建设用地转化的机制,以实现城市空间的全方位科学管理和调控。 本研究首先在生态优先原则下,将城市非建设用地系统化、网络化处理,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以生态型、缓冲型和协调型城市非建设用地构成的格局模型,通过斑块、廊道及边缘三个空间类型的量化与优化研究,形成生态先导的基础格局;其次,基于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本源价值和转化价值的认知,确定其等级并制定相应的分级管制措施,城市非建设用地与建设用地耦合后,必须通过“生态一票否决”、“综合效益最大化”和“生态奖励”等转化机制,在满足综合价值最大化的条件下实施非建设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城市非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及其转化管控,只有列入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才能具有法律效力并付诸实施。最后,本文应用上述理论框架,探讨苏州的城市非建设用地格局的构建,为苏州城市非建设用地格局的构建和管制措施提出具体建议。
其他文献
民族文化旅游因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已成为中国旅游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旅游开发如同一把双刃剑,在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对该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文化生态系
学位
自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师进入中国的建筑设计市场,而且在大型建筑投标项目中屡屡胜出。面对国内外建筑师设计水平的差异,从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速度加快,轨道交通综合体也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轨道交通综合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逐渐向多元化和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综合体换
城市综合体是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空间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出现的新的建筑类型。它是城市中的居住、办公、商务、出行、购物、文化娱乐、社交、游憩等各类功能复合、相
能源问题如今成为人类发展不可回避的全球性问题,节约能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各国的共识。针对我国绝大部分既有建筑都是高能耗建筑的现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是我国
本文以建筑绿化技术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建筑学、生态学、环境学、植物学、美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阐述了建筑绿化技术的概念、功能、形式、发展方向等内容;通过对国内外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严重不足,节约土地成为我国城市化的必然选择。2004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领导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即“节能、节地、节
随着当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内的风景环境面临大规模开发建设,环境保护受到重大挑战。设计好风景环境中的建筑,做到风景建筑与风景环境的和谐共
当前,湖南省城镇化已进入新型城镇化阶段,《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当中明确提出,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镇规模结构,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同时强调,新
在二十一世纪城市发展的趋势下,文化产业的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城市文化建筑又是城市文化和地域传统的载体,在城市经济转型和文化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国内社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