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HOSt-PLANT ON FITNESS OF PARASITOID(CHELONUS MURAKATAE)OF THE STRIPPED ST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zxia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是我国水稻和茭白产区主要害虫。近年来,二化螟的危害日益严重,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对我国粮食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在过去的几十年,科学家们为了确保食品安全一直在寻找控制二化螟最合适的方法。大量害虫管理措施正在实验室内和田间试验。这些害虫管理措施主要包括化学防治、农业防治、转基因作物、生物防治等等。不同的防治技术均有其各自的局限和缺陷,有时甚至会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运用生物防治被认为是害虫防治过程中最为安全的管理策略之一。
  1.形态和生活史:螟甲腹茧蜂Chelonus murakatae是一种重要的二化螟自然天敌。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在寄主中的形态及发育特性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解剖观察了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未成熟阶段的形态和发育历程,鉴定并记录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各个生理阶段的形态特征和发育历期。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的卵呈椭圆形。根据体节数目、肛门囊泡的可见程度和头壳的宽度,可将幼虫分为3龄。第三龄老熟幼虫可从寄主体内钻出并作茧化蛹。在27.5℃,光周期15L∶9D,相对湿度为70-85%的条件下,从卵到成虫羽化的历期为34天。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的各个生理阶段均用显微照片显示。
  2.交配行为:研究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的交配行为有助于理解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的交配能力,确保实验室内的大量饲养和优化田间释放的性比。在本研究表明未交配的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只产生雄性后代,只有已交配的雌虫可产生雌性后代。雄成虫和雌成虫主要在白天交配。交配持续的平均时间是11.6±14.6秒。本研究为调查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生物学特性和交配习性提供了资料,并为采用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对二化螟进行生物防治奠定基础。
  3.温度反应:本文分别在5个温度(22.5、25、27.5、30和32.5℃)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5到32.5℃期间,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25到30摄氏度为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最适宜的生长温度。通过线性模型,分别计算获得雌虫和雄虫的最低生长发育温度分别为15.5和18.5℃。雄虫从卵到成虫需要439.6日度,雌虫从卵到成虫需要336.8日度。此外,成虫寿命也随温度的增加而降低。
  4.寄主植物的影响:目前研究表明寄主植物和寄主种群是影响自然天敌适合度最主要的因素,探讨寄主植物和寄主种群与自然天敌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确保对害虫开展有效的生物防治。本研究探讨了寄主植物-寄主昆虫-自然天敌之间的营养关系,这将对理解寄生蜂的寄生适合度提供资料,有助于制定并改善防治策略。本研究结果表明,寄生取食茭白幼虫的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的发育历期短于寄生取食水稻幼虫的个体。并且寄生取食茭白幼虫的个体体重重于取食水稻的个体。
  总之,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是用与防治二化螟的理想材料。通过对螟甲腹茧蜂C.murakatae生物学和形态学的研究有助于从生理水平理解寄生蜂和寄主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开展温度对螟甲腹茧蜂生长发育的研究,可为大规模饲养和优化田间天敌释放方案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水稻进行饲养可以通过延长寄生蜂的发育历期,使寄生蜂的生长发育和二化螟同步,进而提高寄生蜂的适合度。
其他文献
在众多地质灾害中,滑坡是发生频率最高,发生后造成人员伤亡最大、经济损失最多的地质灾害之一,所以对于边坡稳定性研究一直是十分重要的课题。在实际的工程实践中,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滑坡的坡高坡角、岩石岩性、地震、降雨以及不合理的工程活动等。据统计有90%的滑坡是由降雨所引起的,因此有必要开展降雨入渗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研究工作。  论文以广西平南县寺面镇路塘村边坡作为实际工程背景,通过数值
学位
在油气开发策略上,我国大多数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目前,我国大多数注水开发油田已经进入高含水阶段。高含水期采油面临着油井产水量大幅度增加、产油量递减、生产成本上升、钻调井和作业措施效果逐步变差的问题,油田后期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围绕油田特高含水期压力下降、含水上升、产量减小、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高以及开发效果差等主要问题,以分析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挖潜增产策略为目的,通过油藏工程方法及油藏数值模拟技术
集约化畜禽养殖场氨(NH3)等有害气体排放已成为主要的空气污染问题之一,NH3是欧美各国检验畜禽场空气质量的通用指标。NH3排放系数是对规模化养殖场NH3排放量估算的主要方法之一,也是评价养殖场环境空气质量以及空气污染物减排技术应用效果的指标。NH3排放的影响因素、排放系数、排放模型及减排与控制措施等方面的研究正日益受到相关领域研究者的重视及公众的关注,是目前畜禽环境工程学研究领域的热点。  1.
生态系统是一定的时空范围内,由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一系列的开发行为逐渐干涉海洋环境特征,对全球的海洋生态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作为重要的海洋环境特征,海水表温的长期变迁,影响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分布和繁殖,同时也扰动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在海洋环境中,中华白海豚不仅是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顶级物种,也是近海海洋生态系统的指标物种,他们的栖息环境局限在沿海及河口水深30米以内的范
以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处理环境污染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环境修复技术。提高半导体光催化活性和光谱响应范围是目前半导体光催化技术发展的两个关键问题。异质结界面处的电荷分离受构成异质结的材料的能带排列的影响。由于不同窄带隙半导体的能带差异,异质结界面可以导致不同的能带取向。设计构建能带相匹配的异质结半导体,不仅能拓宽半导体对可见光的响应范围,还能促进光生电荷的分离。本研究将具有多级孔道结构的介孔壁TiO2纳米管
过一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PMS-AOP)作为一种高效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新型高级氧化技术备受关注。其中,钴基材料是常见的过一硫酸盐催化剂,然而Co2+/Co3+氧化还原反应限速和钴离子溶出等问题限制其效率和应用。此外,传统自由基反应易受水体共存物质干扰,降低PMS利用率。因此,亟需开发一种高效的过一硫酸盐催化剂。本研究制备钴锰尖晶石型催化剂用于活化PMS降解三氯生(TCS),探究Co2Mn1O4/PM
杂种优势作为自然界一种普遍的生物学现象,是提高作物产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遗传多样性研究是种质资源评价和杂种优势利用的基础,因此充分了解亲本之间的遗传差异,将亲本材料划分成不同的遗传类群,有助于指导强优势杂交亲本组合的选配,从而快速有效地利用杂种优势。长期以来,人们探讨了杂种优势预测的多种方法,但均表现一定的局限性,预测效果均不理想。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己被应用于多种作物的杂种优势
本研究在大田条件对具有1000kg/666.7m2以上产量潜力的三个高产品种(先玉335、正大12和东单60)在不同种植密度、施氮及施磷水平下的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如下:  1.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模型:通过密度、N、P三因素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三因素与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经模拟寻优得到三个品种在宁夏灌区的高产农艺措施组合为:  1)先玉335:获得1200kg/66
学位
大蒜(Allium sativum L.)是重要的药食兼用植物,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大蒜栽培种主要利用鳞茎进行无性繁殖,因此极易造成病毒积累。通过组织培养技术脱毒是大蒜品种提纯复壮的有效手段,但是大蒜试管苗培养过程中玻璃化现象严重,因此对玻璃化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试管苗玻璃化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胁迫。与正常试管苗相比,玻璃化苗的O2·-产生速率和H2O2含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