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汉译中的读者观照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iuh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中叶以前的圣经汉译研究重心关注以译本为中心忠实性问题及译者主体性问题。翻译史上壮观的圣经汉语译本群对读者的观照并未促成相关研究的读者视野。读者本应是建构完整批评框架的基本要素之一,却在已有的圣经研究批评话语中严重失语,导致了一定的围绕译本和译者的重复性研究,也不利于对圣经汉译的客观评价。  “目的论”观照下的圣经汉译活动的目的性是实现“福音化中国”终极目标的必经之途。论文以圣经汉语译本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其多样化的读者观照策略挖掘,指出读者目的是圣经汉语译本群的直接动因,是西方东进进遭遇中国文化阻抗时的文化调试。论文结论指出,圣经汉译的实质是西方文化的向东推进,但是,西方传教士们对中国汉语拼音方案的探索、创制少数民族文字的功绩与圣经汉译引发欧洲的“中国热”风潮、加快晚清社会的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是圣经汉译研究的殖民范式不应忽略的应有之义。  论文对中国传统译论的回顾在揭示读者的边缘化地位的同时,更着意于表明佛典汉译与圣经汉译间作为使节文化和征服文化的目的性差异,更是为了突显圣经汉译与读者的先天性勾连,这是本文的合理性理据。西方文艺批评理论中的读者理论使读者角色成为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重要角色之一。圣经汉译文本性质从宗教文本向文学文本的转型,圣经汉译从语义翻译向交际翻译的过度,此三者是读者视角的圣经汉译研究的可行性依据。  对圣经汉译中读者策略的挖掘发现了存在于译者、各差会组织、出版者、发行者等权力因素之间的权力之场。这些权力因素间的交互制衡对圣经汉译的影响是后续研究的新视角和新途径,为圣经汉译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开辟了更为广阔的言说空间。  论文的读者视野是对“译本中心”范式及“译者中心”范式的消解,是对读者“失语”问题的拷问和反拨。崭新的研究视角是为读者争取话语权的有益尝试、为良性的圣经汉译批评话语的建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其他文献
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得全球经济被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金融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得以加强。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的电子化提供了外部条件,使得金融电子化成为
介绍了YR-101工业洗涤剂的研制过程及洗涤剂去污力指标的检测方法.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YR-101是品质优良的金属洗涤剂,其各项性能指标如去污力、腐蚀性、防腐性能等均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