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洞穴次生碳酸盐中的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含量等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研究。然而,石笋发生的后期成岩作用(如文石-方解石转变,方解石重结晶)可能会改变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因此,探究石笋后期成岩过程(即文石-方解石转变,方解石重结晶)及机制,认识该过程对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潜在改变及机理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江西神农宫洞的两个文石石笋SN3和SN15(文石部分转变成为了方解石),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出 处】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基金项目】
:
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 40010200);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A06034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洞穴次生碳酸盐中的碳、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微量元素含量等指标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研究。然而,石笋发生的后期成岩作用(如文石-方解石转变,方解石重结晶)可能会改变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因此,探究石笋后期成岩过程(即文石-方解石转变,方解石重结晶)及机制,认识该过程对碳、氧稳定同位素和微量元素组成的潜在改变及机理至关重要。本研究以江西神农宫洞的两个文石石笋SN3和SN15(文石部分转变成为了方解石),陕西地洞河溶洞的一个方解石石笋DDH-Z-2(部分方解石发生了重结晶作用)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三个石笋样品分别进行了岩相学观察、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δ18O)和微量元素含量分析(Mg/Ca,Sr/Ca),以及铀系年代测试。得出以下结论:1.两个洞穴不同石笋样本中发生的文石-方解石转变和方解石重结晶均通过溶解-再沉积机制发生。文石-方解石转变主要受控于晶间流体组分、石笋原生构造(孔隙度和渗透性)以及文石晶格缺陷。相较于孔隙度,石笋的渗透性对转变速率的影响更大。方解石重结晶作用主要受控于外源流体组分以及石笋的原生构造(孔隙度和渗透性)。2.文石-方解石转变导致微量元素(Mg和Sr)发生再分配。当仅有晶间流体参与该转变过程时,结晶学差异、次生方解石对Mg的非平衡吸收和元素在溶液内缓慢的扩散运移对次生方解石中的Mg/Ca比值有重要影响,而元素间的吸收竞争关系会影响次生方解石中的Sr/Ca比值。3.在有外源流体参与的情况下,方解石重结晶会改变石笋的稳定同位素组成(δ13C,δ18O)。外源流体改变了次生方解石的稳定同位素(δ13C,δ18O)组成,导致DDH-Z-2中次生方解石中的δ18O值较原生方解石偏轻,次生方解石中的δ13C值较原生方解石偏重。此外,不同时间段的外源流体稳定氧同位素组成不同,造成不同区域的次生方解石与原生方解石之间δ18O值变化幅度不同。然而,二者在不同区域的δ13C值变化幅度差异却相对较小,这主要归因于长时间的CO2去气过程和外源流体中溶解的CO2总量较少。4.外源流体组分基本决定了石笋DDH-Z-2中次生方解石的微量元素(Mg/Ca,Sr/Ca,U)组成,其较高的Mg,Sr含量导致次生方解石的Mg/Ca和Sr/Ca比值明显高于原生方解石。结合次生方解石δ13C值的变化结果,说明方解石先期沉积(PCP)可能是外源流体微量元素浓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U含量较高的外源流体进入重结晶系统中导致再沉积的次生方解石中U含量明显增加、δ234U和230Th/238U比值减小,但由于石笋DDH-Z-2超出了测年范围,无法确定方解石重结晶造成的绝对年代偏差。
其他文献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是世界范围内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医生使用结肠镜检查结肠内表面,并根据结肠镜尖端的摄像头提供的视频反馈,检测和切除癌性息肉,是目前预防和干预阻断结直肠癌的最有效方法。然而,根据临床研究报告显示,在常规结肠镜检查中,多达22%-28%的息肉会被遗漏,其中检查覆盖率不足是造成息肉遗漏的一个重要因素。临床研究表示,结肠镜检查覆
生存分析是一种将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与到达终点事件所经历时间纳入综合考虑的统计分析方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许多学科具备了收集海量数据和长期监测目标的能力,这为生存分析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传统的生存分析方法一般基于统计学,可分为参数法、非参数法和半参数法。然而基于统计的生存分析方法不适用于对协变量和生存时间分布存在非线性关系的实例数据作生存预测。由于机器学习不需要对生存时间的潜在分布形式进行
城市轨道交通是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通勤手段,其具备运量大、效率高、安全舒适等优点,连续且准确的列车定位是发挥城市轨道交通诸多优点的前提。当信号系统中定位相关设备发生故障时,仅凭工作人员沟通获得列车定位,不但行车效率低,而且容易因人为失误而造成行车安全事故。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基于深度学习图像处理的方法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辅助定位。列车运行时,输入图像中百米标的文本信息可以作为列车定位依据。
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 turcz.,PMTs)是马鞭草科豆腐柴属的一种药食两用的植物,其根、茎和叶均可入药。由于其叶片具有较好的凝胶特性,常被用于制作成一种凝胶状的传统食物,称为“观音豆腐”。针对豆腐柴中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研究,目前针对豆腐柴中化学成分尚缺乏快速鉴定分析的方法。文献报道豆腐柴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但体内外抗炎药效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尚待深入研究。本研究拟通过基于液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和本,是高校“双一流”建设中的基石。高质量的本科教育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优质教学过程的一大表现,课堂氛围评价可以成为课堂质量评价的有效手段之一。当前的课堂氛围评价方法大多针对传统线下课堂教学,存在评价指标主观、评价时间后移等缺点,难以兼顾新冠疫情以来高校同步开展的线上线下课堂。基于上述背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高校课堂氛围评价系统。系统兼顾线
<正> 患者白××,女,51岁,西安市某机床厂工人。因患严重水肿于1578年5月17日住入某职工医院。患者平素体健,于住院前一周,突感头晕限花,全身肿胀,尿少失眠,腹胀食少,气短不能平卧。检查:体温36.7℃,血压180/100mmHg;神志清楚,面色(白光)白,颜面及全身水肿,心率80次/分,腹部膨隆,有移动性浊音,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化验:红细胞300万,血色素9.5克%,白细胞9,5
作为环境监测的重要污染物,多环芳烃和挥发性有机物对人体健康有着巨大的影响,是研究的热点。多环芳烃(PAHs)是一类复杂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分布性且易蓄积于生物体内。部分PAHs是较强的致癌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挥发性有机物(VOCs)指在101.3 k Pa的标准大气压下测量的沸点低于250℃的化合物,包括各种烷、烯、醛酮、芳烃及其衍生物。部分被人体组织吸收后,对黏膜产生刺激性作用,严重
青藏高原是西风与季风环流系统交汇与强烈相互作用关键区,对整个亚洲的天气气候,乃至全球大气环流均会产生重要影响。系统地研究西风—季风协同作用的演化规律、变化特征及其驱动机制,是揭示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的关键。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关键区多源信息资料的不足乃至空白,是制约西风—季风协同作用及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瓶颈”。在该区域开展古气候研究有助于理解西风和季风的演化过程,为预测未来青藏高原气候变化提供科
<正>在水工业中,有一类重要的建筑物,就是取水泵房。取水泵房从功能上,要保证最枯期间也要有取水保证率,同时取水泵房的建筑体量又要尽量减少对取水河道和流域的环境及水利影响,因此对取水泵房的建筑要求紧凑、功能完善的前提下,还要做到符合周边环境协调、建筑和谐美观,不仅给周边解决取水功能,而且营造出一个优美的景观效果。所以,取水泵房在工艺流程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性建筑物,而对于建筑专业来说,也是工程中的
<正> 牙龈瘘管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过去多数采取拔牙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我们用“瘘特灵”治疗45例牙龈瘘管,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一、治疗方法: (一)揭开髓顶,扩大根管,抽取残髓,钻除龋洞余腐,再用2%氯亚明或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根管(冲洗根管的溶液最好通过根管并由瘘管边排出),然后视其根尖病情分别用CP、FC或木榴油棉捻蘸少许碘仿放入根管内。(二)用棉球挤压瘘管脓液,对周围水肿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