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2B和PP1α协同作用激活正性转录延伸因子P-TEFb的机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真核生物细胞内,编码蛋白质基因的转录由RNA聚合酶Ⅱ(RNAPolⅡ)来完成,其中RNA聚合酶Ⅱ最大的亚基称为Rpbl。Rpbl的羧基端重复结构域(CTD)磷酸化状态是调节RNA聚合酶Ⅱ活性的重要依据[1]。在转录过程中,CTD要经过两步磷酸化才能使转录延伸得以顺利进行。首先,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7磷酸化CTD的Ser5位点,然后正性转录延伸因子b(P—TEFb)磷酸化CTD的Ser2位点,此时RNA聚合酶Ⅱ才被真正活化[2—4]。 P—TEFb复合体主要由细胞周期蛋白CyclinT及细胞周期蛋白激酶CDK9组成,它能磷酸化RNA聚合酶Ⅱ从而促进真核细胞的转录延伸。为了适应不同的生长条件和转录要求,P—TEFb通常以一种非活化态的7SKsnRNP复合体(包括7SKRNA,HEXIM1和P—TEFb)的形式存在[5]。当在特定的压力条件或发生某些病变时,通过某些未知的信号途径来控制P—TEFb从7SKsnRNP复合体中解离出来而激活转录。 本文中,我们通过UV或(hexamethylene bisacetamide)HMBA等压力条件诱导P—TEFb从7SKsnRNP复合体中解离的模型,发现Ca2+—calmodulin—proteinphosphatase2B(PP2B)信号途径在P—TEFb从7SKsnRNP复合体中解离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单独的钙离子信号途径还是不够的,PP2B必需与蛋白磷酸酶1α(PP1α)的协同作用才能使7SKsnRNP解离,并且使P—TEFb中CDK9上茎环结构中最关键的第186位苏氨酸磷酸化位点(T186)去磷酸化。而且PP2B和PP1两者的协同作用不是简单的一起作用,是有严格的先后及主次作用顺序的。通过PP2B诱导7SKsnRNP复合体构象的改变,从而促进PP1α去磷酸化P—TEFb中CDK9上的T186,使P—TEFb从7SKsnRNP复合体中解离出来。随后,去磷酸化的P—TEFb与另外一个叫Brd4(bromodomainprotein)的蛋白结合,并被Brd4组装到转录前复合体(PIC)上。随后CDK9又重新被磷酸化而激活,进一步磷酸化RNA聚合酶Ⅱ上的CTD激活转录延伸。
其他文献
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在动作电位的形成和传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成为众多天然生物毒素和临床局麻药作用的靶器。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个重要的钠离子通道亚型rNav1.2a,BmK1T
学位
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TGF-β)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分化、迁移和凋亡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此信号通路中,TGF-β先通过其受体磷酸化调节型Smad(r
本研究以6种根茎禾草为材料,研究其种子与幼苗在单盐与复盐胁迫下的耐盐补偿生长特性。通过种子和幼苗发芽率、活力指数的测定,分析其耐盐补偿生长发生的盐浓度范围及最佳补偿点。比较了不同植物种之间及同种植物不同盐处理耐盐补偿生长特性,得出以下结论。单盐胁迫下,6种根茎禾草种子均表现出耐盐补偿生长现象。耐盐补偿生长范围表现为:短芒大麦草=焦斯长穗偃麦草>冰草=中间>泰瑞长穗偃麦草>埃克长穗偃麦草;耐盐补偿生
不同种群的恒河猴(Macacamulatta)MHC(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基因的差异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用其作为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结果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因此清晰
哈尔滨产乙醇杆菌YUAN-3(Ethanoligens harbinense)是本实验室从生物制氢反应器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自凝集能力的高效产氢菌种,它的发酵过程不同于传统的丁酸型发酵体系,因而
苯丙烷及其分支途径产生大量具有生物重要性的次生代谢物质。其中一条分支途径合成木质素,对于高等植物的机械支撑、维管传导以及抗病性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条分支途径合成各种类黄酮物质,它们除吸引传粉昆虫和保护植物不受紫外线伤害外,而且对人还具有抗炎、抗过敏和防癌的功效。苯丙烷途径还参与合成芥子酸脂、香豆素、绿原酸、芪以及水杨酸等物质,作为植物的拮抗物质或信号分子。因此,对苯丙烷代谢途径的操作一直是一个研究热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年产量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将其充分利用对于解决人类社会的环境污染和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利用纤维素酶来催化水解木质纤维素具有反应条件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蛋白质间相互作用几乎存在于机体每个细胞的生命活动过程,生物路径及其底层分子事件。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的定性和定量研究在探查和研究细胞行为、发展
采用多靶标的策略治疗如癌症、艾滋等复杂疾病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对于现已有的药物组合多是临床经验习得,其分子机制不明晰,设计新的药物组合困难重重。在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预测有效药物组合的研究方法。该方法融合了药物生物学(靶蛋白、疾病通路)、化学(二维结构、化合物相互作用可能性)及药理学(药物疗效)等方面的信息,描述药物组合的特征。我们通过对药物相关数据的完整性筛选,最终选定352对药物组合作为我们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