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中国社会怨恨的生成机制及化解路径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3287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怨恨是一种基于政治-经济制度变迁而产生的以“对某种普遍性或事物存在的否定”为特征的社会心态。改革开放近四十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正经历着巨大变革,曾经的平均主义模式被“市场、竞争”取向所取代,特别是利益分配机制的变革和多元化利益格局的出现,导致了部分社会群体产生对自身生存状态极端不满的情绪。这些情绪进而演化为以仇视官僚、仇视富人群体、冷漠的“围观”、极端化等为表征的社会怨恨心理,近年来借助于网络媒体得以突显、蔓延和增强。怨恨情绪的积聚与社会凝聚力的削弱、社会发展成本和不确定风险的增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考察分析当前社会怨恨心理的生成机制,探讨化解社会怨恨的路径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本文基于对西方学者有关怨恨理论的解读,聚焦于转型期中国社会中怨恨心态的各种表现,从“生产场域的泛化、呈现的暴力化倾向、指向的标签化和传播的快捷性”四个方面概括出中国特定社会语境下社会怨恨的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滋生的社会根源、积聚的体制性条件、蔓延与再生产”三个方面重点剖析了社会怨恨的生成机制,认为,利益分配失衡与贫富差距的拉大造成了民众强烈的“相对剥夺感”,社会阶层固化导致进一步的社会结构失衡,加之“赢家通吃”冲击社会公平规则,是当前中国社会怨恨滋生的主要社会根源;政府公权力发生错位,长期重经济轻民生,加之政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民众利益表达渠道不畅,部分被特意引导的怨恨情绪,是引发社会怨恨积聚的体制条件;而网络传媒对社会怨恨的传播、感染起到催化效应和再生产作用,是社会怨恨蔓延扩散的助推手。  着眼上述分析,本文立足于社会秩序和社会信任机制的重建,提出化解社会怨恨的路径。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口语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每一个英语教师都要特别重视口语教学这方面内容。不言而喻,我们英语教学的目的是通过对学生的听
期刊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苯噻草胺和吡嘧磺隆混合制剂作定量分析,变异系数分别为0.99%和1.08%;标准偏差分别为0.2420和0.0114;回收率分别为99.21%~100.21%和99.52%~100.16%。 The
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背景下,城市中的贫困问题日益严峻,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即从城市贫困家庭经济预算行为和策略的角度入手,进行了探索性的社会学研究。 
学位
民族地区农民工参与新农村建设是在城市和农村两个大情景下进行的,这决定了他们可以选择很多种方式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经过六年的实践他们在新农村建设中形成了固定的参与
本文根据发展程度和发展模式把我国的农村类型进行了区分,包括集体主义的农村如苏南模式、原子主义的农村如温州模式,不发达1的农村等六种类型。本文对不发达农村—双庙村的日
本研究使用CGSS2005这一全国性样本,选取了其中的城市户口居民,探讨城市的不同群体的人大选举投票影响因素的模式差异。文章采用了Logit模型的定量研究方法。   文章首先
学位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的行为逻辑变化过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社会结构急剧变化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