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对Ba(Ti0.9Sn0.1)O3陶瓷铁电性质的调节作用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nyin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酸钡系列的弛豫铁电陶瓷由于其极高的介电常数、较低的烧结温度和相变温度、弛豫化的相变行为等优良特性,成为多层陶瓷电容器必不可少的介质材料。本文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烧结工艺制备出了Ba1-3xBi2x(Ti0.9Sn0.1)O3(x=0, 0.1%, 0.2%, 0.4%, 0.6%, 0.8%, 1.0%, 1.2%, 1.4%)九种铁电陶瓷,利用XRD、Raman光谱分别对其物相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介电性能进行了测试。主要研究了该系列陶瓷的相变行为和内部结构,从微观结构上揭示了其宏观性能的产生机理。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表明,掺杂后所有陶瓷的介电常数增大、相变温度降低,而且掺杂量越大,相变温度越低,但介电常数随掺杂量的升高反而减小。介电常数增大可能是Bi3+取代Ba2+后形成的许多Bi3+—VBa″偶极子造成的。介电常数随掺杂量增大而减小可能是由于氧空位对电畴的钉扎效应以及Bi3+取代Ba2+后体系的晶胞参数的减小导致的氧八面体的变小。在轻掺杂时,材料没有出现明显的频率色散和弥散相变,不属于弛豫铁电体。当掺杂量大于等于0.4%时,材料出现了明显的频率色散和弥散相变,因此它们属于弛豫铁电体。并且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弛豫的程度也加大。弛豫的原因可能是Bi3+的引入导致材料内部产生局域应变,局域应变又诱发极性微区的形成。掺杂后在295~298K温度范围内陶瓷的介电损耗降低,这可能是由于Bi挥发留下的氧空位钉扎住了材料内部的缺陷。掺杂后材料的Raman光谱也有明显的变化,一些Raman吸收峰的变化标志了材料的相变,而波数中心大约在301 cm-1和721 cm-1处的Raman峰标志着该系列铁电陶瓷的弛豫化程度。Raman吸收峰的变化和介电性质的变化基本吻合。
其他文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且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rn面包是什么?如果说它是物质本身,是生存资料,甚至可以说
期刊
4月17日下午,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召开2020年机关党建工作会议.省自然资源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机关党委书记马奇出席会议并讲话,厅机关纪委书记、机关党委副书记、二级巡视员
期刊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因制作简易、成本低廉、光电转化率较高而备受关注。该电池中电解质主要起到传输空穴和再生染料的作用,是DSSC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原位聚合的凝胶电解质在聚合前具有液态电解质的优点,易于浸润Ti02膜,聚合固化后又克服液态电解质易挥发、不稳定的缺点,从而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研究了一类新型的可原位聚合的聚氨酯凝胶电解质体系,分别制备了聚醚型和聚酯型两大类聚氨酯凝胶电解质,并采
以纳米多层膜和纳米晶复合膜为代表的纳米结构薄膜因能够通过合理设计其成分和微结构得到超过40GPa的超高硬度而获得广泛关注。不断探索具有更高硬度的材料体系仍是目前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