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有关洞穴鱼类的种质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主要因素有:采样难度、人身安全和资源稀少等。湘西盲高原鳅作为一种洞穴鱼类,研究也尚处于系统分类水平上,从种质角度研究较少。因此为了保护和持续利用这种洞穴鱼类资源,本实验对湘西盲高原鳅的几个种质指标进行了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主要形态学特征、染色体遗传特性以及生化遗传学特性等,其研究结果如下:1、形态学特征通过对湘西盲高原鳅外部特征观察和传统形态学的测量,对湘西盲高原鳅的外部形态、可数性状、可量比例性状等生物学特征进行了描述。湘西盲高原鳅具有典型洞穴鱼类的一般特征。可数性状:背鳍ⅲ-8,臀鳍ⅲ-6,胸鳍ⅰ-11,腹鳍ⅰ-6,尾鳍16;可量比例性状:全长/体长、体长/体高、体长/头长、体长/尾柄长、体高/体宽、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吻长和胸鳍长/体长等的平均值分别为1.21±0.03、5.44±0.47、3.74±0.49、5.94±1.08、1.17±0.22、3.34±0.76、3.88±0.50和0.34±0.10。2、染色体遗传特性采用肾细胞体外培养染色体制片法。通过对染色体标本的初步研究,确定湘西盲高原鳅的染色体数目为2n=48,染色体的核型公式为:2n=12m+16sm+12st+8t,NF=76。3、生化遗传学特性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对湘西盲高原鳅(Triplophysa xiangxiensis)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六种组织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苹果酸酶(ME)、酯酶(EST)、醇脱氢酶(ADH)、谷氨酸脱氢酶(GDH)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等7种同工酶共检测到21个座位,其中多态座位3个,多态座位比例为14.29%,预期杂合度0.0514,观察杂合度0.0483,Hardy-Weinberg遗传偏离指数(d)为—0.0603,存在杂合子缺失。经x~2检验,多态座位分布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表明群体未达到随机交配。试验结果表明,湘西盲高原鳅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较低,可能是近交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