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1月,中信公司在日本发行100亿日元债券,揭开了中国证券市场开放的序幕。20多年来,中国证券市场开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许多问题。同时,国际上由于过快开放证券市场而引发的金融危机时有发生。 这就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在我国特殊的国情背景和国际义务的双重制约下,证券市场开放究竟会带给我们哪些利益和风险?在中国证券市场开放中,应该采取何种政策和步骤来确保国家金融安全和宏观经济稳定?如何将证券市场开放与国内金融体制改革结合起来,在市场开放的进程中提高民族证券服务业竞争力?这些问题的研究在我们制定证券市场开放的政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文将证券市场开放划分为证券服务自由化和资本项目自由兑换两个主题。首先对这两个主题所涉及的基础理论进行简要介绍,接下来考察主要国家证券市场开放的经验,并对中国证券市场二十年来的开放历史进行总结,然后分别针对“证券服务开放”、“证券市场融资开放”和“证券市场投资开放”三个领域,对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最后对开放条件下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任务及其新趋势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具体的写作安排如下: 第一章主要介绍证券市场开放的基础理论,证券市场开放涉及资本国际流动和证券服务自由化两个主题,它们分别以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和贸易理论为基础。 第二章对证券市场的开放模式进行国际比较。笔者将主要国家证券市场的开放划分为“完全直接开放”模式、“有限直接开放”模式和“间接开放”模式三种类型,深入分析其形成背景,并提出我国证券市场开放三阶段划分的思路。 第三章中国证券服务业开放。在这个部分,笔者对我国证券服务业开放的状况进行回顾和总结,比较了中外证券服务业的竞争力水平,提出在世贸规则框架下为国内证券服务业提供适当保护的观点。 第四章中国证券市场融资开放,分别按照中资企业在海外金融市场融资和外资企业在国内证券市场融资两条线索展开。 第五章中国证券市场投资开放。在这个部分,笔者通过对资本账户开放的历史背景发及其展状况的回顾,总结证券市场投资开放正反两面的经验。 第六章中国证券市场开放与监管。笔者首先对金融监管的理论发展进行简要总结并比较了英、美、中三国的证券监管体制。围绕证券市场国际化带来的新特点,强调了国际证券监管合作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