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转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信用衍生产品。除了一般的债权之外,它包含着很多的期权,包括转股权、回售权、赎回权和转股价调低权。国内学者对中国可转债的定价做了大量工作,绝大部分集中在对可转债发行首日的定价研究上。研究结果发现,在发行首日,可转债的价格和其理论价格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可转债价值被明显低估。本文首先对可转债性质条款、国内外可转债市场的发展状况、可转债定价理论进行了定性分析。在郑振龙和林海(2004a)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中国可转债定价的具体模型,并通过具体的参数估计,对中国的可转债在整个存续期进行定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可转债在非转股期存在明显的低估现象,随着进入转股期,低估现象逐步改善,可转债理论价值和实际价格存在一个动态趋近的过程,在一定时期甚至出现高估现象。在此基础上,再对低估原因及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在定性分析方面,认为影响中国可转债定价的因素包括:1.投资者不成熟,对可转债认识不足;2.中国证券市场交易制度不完善;3.可转债实际到期年限短于理论到期年限;4.股票市场对可转债市场的影响;5.流动性风险补偿;6.中国资本市场投机气氛严重。在定量分析方面,首先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具体分析了各个可转债定价误差和可转债剩余期限、市场收益率、标的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发现可转债定价误差与剩余期限存在明显正相关关系,而和市场收益率和标的股票收益率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然后,再采用横截面分析法分析可转债的定价误差和哪些因素有关,重点考虑以下因素:可转债发行规模、转股期限、赎回期限、回售期限,分析发现可转债平均定价误差和这些因素都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影响可转债定价的因素非常之多,本文虽尽量多的进行了一些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但若要对这些因素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