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块尺度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多目标布局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28100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是当今人类社会发生的最为显著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全球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在城市化进程中,地域内的自然地表不断转化为人工地表,城市空间不断向外扩张,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过去的40年间,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进程,成为全球土地利用变化最剧烈的地区之一。快速城市化直接影响着区域生态系统、资源环境利用和地表土地覆盖,并引发了耕地退化、森林锐减、水土流失、温室效应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国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倡导生态文明建设,以提升城镇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基于此,开展城市土地利用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往往以地块为基本单元发生用地类型的变化,进而发生更加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变化。地块还是城市功能规划和分析的基本单元,土地利用现状普查、土地的实际管理和调控也都是建立在地块单元的基础上。基于此,研究地块尺度下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复杂驱动力机制,预测未来土地利用趋势,以及实现多目标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对政府部门制定国土空间规划和维持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元胞自动机模型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城市发展模型之一。其中,以地块为基本单元的矢量元胞自动机(Vector-based Cellular Automata,VCA)模型被许多学者应用于地块尺度下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元胞自动机模型一般包括四个部分:转化适宜性、邻域土地利用效应、限制发展条件以及随机因子。已有的VCA模型在挖掘地块的转化适宜性时,往往只考虑地块本地驱动因子属性对其地类型变化的影响。然而,地块周边邻域内的驱动因子同样对地块的用地类型变化产生着非常复杂的影响,而这种邻域影响作用在现有的VCA研究中基本被忽略。生态控制线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政策,原则上除政府重大公共项目外,禁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范围内进行开发建设。后为兼顾社会基层民生与经济发展诉求,地方政府后出台了生态控制线优化调整方案。优化调整包括“调入”和“调出”两方面工作,其中“调出”指的是为国家、省、市的政府建设项目将土地调出到生态控制线范围外,“调入”则相反。然而,现有研究中所提出的调出用地方案都是建立在土地利用现状基础上,缺少对地块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考虑。而生态控制线“调出”的目的是满足城市未来发展的土地空间需求,需要将土地的未来城市发展可能性作为制定调出用地识别方案的重要依据。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是在土地利用现状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的规划目标,实现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对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意义重大。已有的土地利用空间优化研究中,缺乏对用地集约利用度与发展适宜度的综合考虑。事实上,仅考虑土地集约利用度,会导致特定区域的优化结果与该区域的现实发展趋势完全相反,这样在实际中是不可取的。仅考虑用地发展适宜度,则优化结果不能满足城市规划中的集约化发展导向,尤其是对用地资源紧张的特大城市。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以深圳市这一土地资源最为紧张的特大城市为研究区,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提出了一个顾及地块邻域驱动力作用的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CNN-VCA)。该模型通过耦合卷积神经网络和矢量元胞自动机,有效挖掘地块邻域尺度下驱动力因素对其用地类型变化的复杂影响,从而提升了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精度。第二,提出了一个基于“高发展效益-低生态损失”思路的生态控制线调出地块识别框架。该框架将地块的城市化发展概率挖掘与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相结合,有效识别出兼具高城市发展可能性和低生态功能价值的用地,为国土规划部门制定生态控制线动态调整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第三,提出了一个综合集约利用度和发展适宜度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框架。该框架基于不同优化目标得到未来情景下的城市土地利用空间优化布局,通过对比不同方案为城市发展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基于以上阐述,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构建了一个顾及地块邻域驱动力作用的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CNN-VCA)。研究将卷积神经网络引入矢量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来提取不规则地块周边邻域驱动因子的复杂特征,进而挖掘邻域尺度下驱动力因素对地块转化适宜性的影响。研究将CNN-VCA模型应用于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并对模拟结果进行精度评价。结果表明,相较于其它现有的VCA模型(逻辑回归-VCA,人工神经网络-VCA和随机森林-VCA),CNN-VCA模型能够有效挖掘邻域尺度下驱动力因素对地块转换适宜性的影响,得到了最高的模拟精度(Fo M指数为0.361,景观相似度为0.948)。此外,模拟结果表明CNN-VCA模型不仅具有很高的整体模拟精度,还可以获取更多的形态细节信息,尤其是在多地块聚集区域的轮廓边缘。(2)本研究构建了一个基于“高发展效益-低生态损失”思路的生态控制线调出地块识别框架。框架采用CNN-VCA模型逐年挖掘得到地块未来年份的城市化发展概率,并将其与地块的生态功能价值评估结果相结合,然后采用“双向控制”的方式,识别出兼具高城市发展可能性和低生态功能价值的地块,并进行可调出度的等级划分。该框架在满足平衡城市发展和生态保护关系的基础上,合理地增加了允许发展的土地存量。结果表明,识别出的可调出地块呈现出相对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多集中在宝安区和南山区,并存在一定数量的较大面积连片地块。此外,该框架还可以为国土规划部门制定生态控制线“调入”方案,在省内甚至省外进行异地置换,提供科学工具和信息支持。同时,该框架是一个灵活框架,只要基于“高发展效益-低生态损失”这一核心视角,那么框架中的地块城市化发展概率挖掘和生态服务价值评估研究内容,都可以采用其它有效的模型或方法进行替代。(3)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综合集约利用度和发展适宜度的城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框架。首先,采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模型CNN-VCA,计算得到了地块的未来城市化发展概率,将其作为地块的发展适宜度。然后,构建了一个考虑地块空间聚合程度的集约利用度指标,该指标包含人口密度、聚集度指数和兴趣点密度因素。最后,将城市用地集约利用度和发展适宜度同时作为优化目标,结合约束条件,以土地利用现状为初始状态,基于遗传算法实现深圳市2030年多目标土地利用布局优化。本研究还分别针对集约利用度和发展适宜性进行单目标优化。通过不同优化方案结果对比,发现综合集约利用度和发展适宜度的优化方案既可以符合土地功能当前发展趋势,也提升了土地利用强度和功能效率,满足城市发展规划的实际需求。
其他文献
随着地下水资源开发、地下水人工回灌、地下水-地表水水源置换等需求不断增加,对含水层水量水质尤其是承压含水层中水资源保障和地下水保护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目前,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科学评价和管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而准确获取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是进行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前提。抽水试验是准确获取水文地质参数,且对地下水进行定量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因其操作简便且具有明确规范而被广泛应用于地质
学位
针对以2,4-二氯过氧苯甲酰(DCBP)作硫化体系的热空气硫化硅橡胶,分析了其压缩永久变形较大的产生机理,研究了添加吸羟剂及碱金属氧化物后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DCBP热分解副产物导致胶料酸性过强是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适当地加入碱金属氧化物和吸羟剂可改善此类橡胶的压缩永久变形性能,其中加入碱金属氧化物的效果较为明显。
期刊
随着社会高速发展对能源需求量的与日俱增,以及化石燃料对环境的污染和自身储量的枯竭,使得人们对新型可替代能源的需求日益迫切。锂硫电池因具有髙理论容量(1675 m Ah g-1)、高能量密度(2600 Wh kg-1)以及活性物质硫的环境友好、资源丰富和价格低廉等特点,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的有力竞争者。然而其商业化进程依旧被诸多因素困扰,主要表现为硫电极-隔膜界面的弱电子、离子导电性,多硫化锂的溶
学位
经筋辨证作为指导治疗经筋病的方法,是针灸学辨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临床对于经筋病的治疗常因缺乏整体观的思想指引、系统性的辨证思维以及完备化的证素采集导致诊疗体系不够全面。通过梳理经筋整体观的渊源,从辨病位、辨病因、辨病性和辨病势4个方面阐述经筋病的辨证框架,并提出构建以整体观念为核心思想、证素研究为共性方法、循证医学为理论依据的经筋辨证体系,丰富了经筋理论的辨证思路和诊病思维。
期刊
天然气水合物分布范围广、资源量大、清洁低碳,是一种潜在的战略性能源。相比其他国家,我国海域水合物资源丰富,但储层大部分属于粒径更细的粉砂质甚至泥质地层,胶结疏松、成岩性差、易出砂。特别是水合物储层深度分解后,开采过程中泥砂产出很可能更加严重,且难以预防。目前我国已成功在南海进行了两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尽管上述试采过程中水合物储层出砂不是很严重,但从长期稳产高产目标来看,防砂与提产之间的矛盾仍然十分
学位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如冻雨、强降雪伴极寒的湿冷天气等频发,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研究湿冷天气事件的时空变化规律及成因,提高对其预测预警能力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工作。基于台站观测资料、再分析资料诊断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等方法,本文对1980~2018年冬季中国南方湿冷天气年际变化的时空分布特征,环流背景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与前期秋季南极涛动(AAO)之间存在联系。进一步
学位
深水水道是沉积物“源-渠-汇”系统中的重要单元,其通过浊流将数十亿吨陆源碎屑物质输送到数百公里外的深水环境并形成巨量沉积物,已成为深水沉积体系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深水水道中的浊流在流动过程中常常受到地形限制产生的外力(如水道形状和内部结构变化引起的地形对流体的作用力)影响,外力作用会导致流体动量不平衡,进而改变水道内流体结构,形成二次流。普遍存在于弯曲水道中的二次流是由顺流的旋转作用引起的,它强烈地
学位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城市交通需求量急剧上升,交通拥堵问题日趋严重,这已然成为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本质是交通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如何有效地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共同发挥调节作用。只有在适度增加道路资源供给(通过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设计实现)的基础上,同时加强交通需求管理才能保证道路资源供给的有效性与出行需求的合理性。此外,城市
学位
世界上绝大多数原生锡矿床都与花岗岩密切相关,并且被认为是岩浆热液来源。这些与锡矿化在成因上直接相关的花岗岩称为含锡花岗岩。含锡花岗岩是锡元素富集和运移的主要载体,其形成过程蕴含着锡成矿的关键信息,因而揭示含锡花岗岩的形成机制对于建立科学系统的锡成矿理论至关重要。前人研究指出含锡花岗岩主要为高分异的、还原的S型或钛铁矿系列花岗岩。但进一步的研究认为,一些锡矿床也与I型花岗岩密切相关。此外,近年来的研
学位
在现代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要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这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也是实现科技兴国的有效措施。但在培养创新人才的环境下,高校在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高校的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为了改善高校的创新人才培养状态,要明确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与信息教育的基本概况,对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针对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