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祥禅由台湾当代佛学家耕云先生(李挽)创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在海峡两岸的信众中传播,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影响。安祥禅作为一种新兴的居士禅,是如来禅、祖师禅在现时代的一种阐释,注重入世、适时、契机,基本上代表了佛教生活化、大众化的趋势。 安祥禅具有明显的道德修养的特点,包含了比较丰富的伦理思想:1,在道德规范方面,抛开传统佛教的五善、十戒等各种戒条,对生活“没有任何限制,你昨天怎么样生活,今天还是怎么样地生活,今天怎么过活,明天还是这样地过活”,“只有一个戒条,就是‘不可告人之事,断然不为’”;2,在道德修养方面,提出了一条“知——情——意——行”的路线,即:“观心”、“修心”而“明心”、“识心”以获得“正法”,这是道德认知阶段;获得正法后,需“诚、敬、信”,以为向上的基础,这是道德情感阶段;在修行中,须时时加以反省,“宰制官能,惩治我欲”,对不应当的想念、言行加以修正,这是道德意志阶段;最后,应当“即知即行,如法精进”,时时、处处注意在生活中落实,完成佛法的人格化,实现生命的圆满,这是道德行为阶段。3,在道德理想方面,明确提出以幸福、安祥作为人生理想;4,在人生态度方面,提出了“活在当下”、“安分守己”、“践行中道”以及“爱的人生”等主张。安祥禅中的伦理思想,具有融高远于“底线”之中、极力贴近现实生活、突出道德心性的作用以及特别强调道德实践等特点,对于当前社会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