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芋螺毒素的基因结构及唐草芋螺新型神经毒素的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l8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芋螺是一种生活在热带海洋浅水区的软体动物,其毒液管分泌的芋螺毒素 是芋螺捕食的主要武器。芋螺毒素是一类富含二硫键(也有少数不含二硫键) 的活性多肽,多数由10-40个氨基酸组成,能特异地作用于各种离子通道和神 经递质受体。根据信号肽序列和半胱氨酸骨架的不同,芋螺毒素可以被分为七 个主要的超家族:A-,T-,O-,M-,P-,I-和S-超家族,最近还发现了L-和J-超家族。 相对于其它动物毒素,芋螺毒素具有分子量小、结构稳定、序列超变异、作用 靶点广泛、功能专一、组织特异性强等优点,既可以被用作神经生物学研究的 探针,也可被直接开发成药物或作为药物的先导化和物。因此对芋螺毒素的研 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本文第一部分是研究α-芋螺毒素的基因结构。从五种芋螺,包括食鱼的花 玛瑙芋螺(C .achatinus),食软体动物的大理石芋螺(C. marmoreus),食虫的 槲芋螺(C. quecrinus)、豹芋螺(C. leopardus)和芝麻芋螺(C. pulicarius)中, 克隆得到8个α-芋螺毒素的基因序列(包括两个假基因)。结果表明α-芋螺毒素 的基因为两个外显子中间插入一个内含子的结构,内含子插入于前体肽第六个 氨基酸的密码子中,且第二个外显子的编码区(编码前体肽的后一部分和成熟 肽)的突变速率比第一个外显子(编码信号肽和前体肽的前一部分)高得多。 对内含子序列的分析表明,与其它动物毒素相比,α-芋螺毒素的内含子更长, 序列更复杂,有两种特殊的重复序列,此外3’端的最后14个核苷酸完全一致。 芋螺毒素的内含子结构很可能与成熟肽的高突变率有关。同时,利用保守的内 含子3’端序列,还从基因组DNA中克隆到了更多的α-芋螺毒素,这是除了蛋 白分离纯化和从cDNA克隆以外的第三种得到芋螺毒素序列的方法。 本文第二部分是对唐草芋螺(C. caracteristicus)的芋螺毒素进行了蛋白分 离纯化和cDNA克隆。唐草芋螺是中国南海的一种食虫芋螺。本文的研究表明, 它的毒液中富含A-,O-、M-、T-超家族芋螺毒素及与I-超家族相似的含有四对 二硫键的芋螺毒素。其中分离纯化到的α-芋螺毒素CaIA和CaIB含有γ-羧基谷 氨酸,它们的cDNA克隆和前体肽序列丰富了对γ-羧基化酶识别位点的理解, 并测定了它们对部分乙酰胆碱受体亚型的活性。另外分离纯化到的calla和 callb具有与I-超家族相似的半胱氨酸骨架,但是cDNA克隆的结果表明它们 的信号肽序列不同。利用这段信号肽序列从芝麻(C. pulicarius)及信号芋螺 (C. litteratus)中也克隆得到类似于calla的序列及含有6个半胱氨酸的毒素。 因此这种毒素是广泛存在的,可能是I-超家族的一个新家族。本文还分离纯化 到一个含有四对二硫键的ca3517,其半胱氨酸骨架和目前已发现的芋螺毒素都 不一样。最后本文尝试了用酿酒酵母重组表达calla。 关键词:芋螺毒素,基因结构,内含子,分离纯化,cDNA克隆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核技术在近年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更清洁的能源,更便捷的工业探伤方法,更先进的辐射加工产品,更精确的医学诊断以及更有效的治疗手段。核技术走进生活服务人类,但也将核辐射的
期刊
期刊
期刊
KNO3-NaNO2-NaNO3混合熔盐体系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质,广泛应用于蓄热、传热工业中。熔盐结构的变化规律决定了其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规律,因此对于KNO3-NaNO2-NaNO3体系熔盐结构的研究具有实际意义;而且,对于该体系熔盐结构的研究能够进一步完善熔盐结构理论。本论文基于东北大学高温Raman光谱测定平台对KNO3、NaNO3、NaNO2单一物质,NaNO3-NaNO2、KNO3-NaN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