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格局变化,中国制造业面临诸多挑战,如需求疲软导致出口订单下滑、发达国家实施制造业回归战略、落后国家成本冲击及生产人工成本上涨等,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维持低成本运营与竞争优势并获得长足发展,是制造业企业在国际贸易形式转变下的重要议题,也是我国实现经济良性发展、促使生产结构升级的关键点。 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已历经三个发展阶段。现今贸易理论其中一个分支—企业异质性理论已将贸易理论延伸到微观企业层面,从企业视角探究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而企业异质性主要表现为生产率差异性。从实践经验看,虽然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出口贸易之间存在重要正向影响,但国内外对生产率进步与国家出口贸易的互动效应研究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基于人均资本存量、企业规模、所有制等因素,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生产率与出口贸易的互动关系进行较全面分析。运用2009-2014年中国上市企业微观数据,基于DEA的Malmquist指数法和DEAP测算软件得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在分析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动和出口变动情况时,加入其他控制变量以考察推动变化的因素及交互项,使模型分析更加合理。文章重点解决两个问题:第一,运用样本期数据分析制造业企业生产率变化对出口是否有促进效果;第二,出口是否能使制造业企业生产率获得提高。对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的结果表明:(1)生产率可以促进制造业出口强度,即存在出口选择效应;出口强度可以提高企业生产率,出口学习效应显著,但是影响系数较小,变量和数据选取可能对最终结果有影响。(2)学习效应与出口强度、企业规模成正比;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生产率较高,但依靠出口提高生产率的学习能力较弱。 最后,鉴于当前分析结果,从加快出口增长路径转变、促进企业生产率进步,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市场化程度,形成制造业产业集群、实现企业技术溢出,优化要素流动及共享机制、强化市场资源重置功能等方面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