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耍孩儿”是流行于山西北部雁北地区的古老地方戏曲剧种,因唱腔中多出现“哎、咳、呀”等字,也被称之为“咳咳腔”。耍孩儿戏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戏曲历史上的“活化石”。其曲调优美动人,主体唱腔为平曲子,唱腔粗犷豪放,表演程式多以小三(小生,小旦,小丑)动作为主,歌舞并重,表演形式热闹活泼,剧目通俗风趣,内容充满浓郁的乡土风情,具有极高的传承价值。2006年5月雁北耍孩儿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往关于耍孩儿的研究多以剧种起源和戏曲艺术本体为主要方向。然而传承人是耍孩儿剧种得以保存,延续、传承创新的关键。本文将关注重点置于耍孩儿传承人,在分析整理典籍、期刊文章及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结合大量当事人口述资料和笔者的现场观察感受,对耍孩儿传承人群体的生存和传承情况进行一次较为详细和全面的梳理和比较,目的是为耍孩儿传承人这一传承主体更好地生存和传承耍孩儿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依据,为保护与发展提供思考建议,寻找出路。本文界定了耍孩儿传承人的两种类型,一类是政府认定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另一类是长期未受到重视的民间艺人。两个研究个案分别选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薛瑞红和大同市怀仁县盐丰营村民间艺人张香兰。从传承方式、表演类型、表演特点、从艺心态及传承现状等五方面详细记录和比较两位传承人之“承”、“传”活动。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薛瑞红不仅生长于艺术世家,同时也接受了艺校戏曲专业的正规科班训练,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家族传承和社会传承并重的传承方式。她的演出类型十分多元,表演在各个环节上都体现着专业化的特点。因此薛瑞红在艺术道路上追求的是精益求精。目前她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科学化和体制化的耍孩儿传承活动。与此同时,民间传承人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生存及传承现状。怀仁县盐丰营村人张香兰几乎没有接受过专业戏曲教育,她的耍孩儿技艺主要是通过家族传承的方式习得。张香兰的演出从类型和具体形式上都十分简易。虽然如此,张香兰却一专多能,她的表演灵活多变,可以跨行当、跨剧种演出。三十多年从艺经历异常艰辛,但她始终在生存的压力下执着地坚守着耍孩儿表演。目前张香兰的传承现状面临人数少,传承内容大量缺失的难题,情况十分令人担忧。两类耍孩儿传承人在艺术传承过程中都共同面对着戏曲市场流失,观众老化的现实问题,但个性化的困难也十分突出。从保护的角度考虑,根据传承人的两种类型,可以实行政策体系化的保护建议,同时还应考虑到具体措施个性化的问题。但无论是哪类传承人,都应当加强文化自觉意识,提高传承意识,这才是保证耍孩儿这一古老艺术继续流传的重点工作。此外,物质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形式在目前耍孩儿剧种及传承人的保护工作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是急需我们关注的一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