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浮游植物与轮虫的群落结构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sngmmsnj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水库于2006年10月底蓄水至156米水位,标志着三峡工程顺利进入初期运行阶段。为了了解新的水位高程下库区水环境的现状以及浮游植物和轮虫群落结构的变化,本研究于2007年1月~2008年10月分季度对三峡库区秭归至江津江段的长江干流和8条支流(香溪河、童庄河、大宁河、梅溪河、大溪河、磨刀溪、彭溪河、乌江)浮游植物和轮虫的群落结构进行2周年的调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浮游植物群落结构1.浮游植物共计7门183种,其中,硅藻门(Bacillariophyta)93种,绿藻门(Chlorophyta)52种,蓝藻门(Cyanophyta)25种,裸藻门4种(Euglenophyta),隐藻门(Cryptophyta)4种,金藻门(Chrysophyta)3种,甲藻门(Dinophyta)2种。2.浮游植物优势种为:硅藻门中的美丽星杆藻(Asterionella formsa),尖针杆藻(Synedraacus),颗粒直链藻(Melosira granulata),绿藻门中的实球藻(Pandorina morum),蓝藻门中的微囊藻(Microcystis sp.),甲藻门中的飞燕角甲藻(Ceratium hirundinella),拟多甲藻(Peridiniopsis sp.)以及隐藻门中的卵形隐藻(Cryptomonas ovata)。3.干流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大多不高,密度范围为1.09×10~4~143.57×10~4 ind./L,年平均为16.04×10~4 ind./L,生物量的范围为0.02~2.71mg/L,年平均为0.53 mg/L。在季节变化上,2007年现存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秋季、冬季、夏季。2008年现存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在水平变化上,以秭归的年平均现存量最高,长寿的年平均现存量最低,从上游到下游浮游植物的现存量大体呈递增的趋势。支流浮游植物的现存量明显比干流高,密度范围为15.76×10~4~792.85×10~4ind./L,年平均为164.47×10~4ind./L,生物量范围为0.87~14.83mg/L,年平均为3.77 mg/L。在季节变化上,2007年和2008年的变化规律相同,各季节现存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在水平分布上,以香溪河的年平均现存量最高,乌江的年平均现存量最低。各支流浮游植物年平均现存量由高到底依次为香溪河、大宁河、梅溪河、童庄河、彭溪河、大溪、磨刀溪、乌江。4.干流的多样性指数H’变化为1.35~2.42,年平均为1.93;均匀度J变化为0.38~0.67,年平均为0.57;丰富度指数D变化为2.02~5.01,平均为3.65。支流的多样性指数H’变化为0.64~2.65,年平均为1.91;均匀度J变化为0.18~0.75,年平均为0.53;丰富度指数D变化为1.85~5.57,平均为3.36。二、轮虫的群落结构1.轮虫共检测到60种,隶属于11科24属,其中污染指示轮虫36种。2.轮虫优势种共7种,为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la valga)、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cochearis)、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前节晶囊轮虫(Asplanchna priodonta)、梳状疣毛轮虫(Synchaeta pectinat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 angularis)。3.干流轮虫的密度范围为0~665ind./L,年平均为82.54 ind./L,生物量的范围为0~0.982mg/L,年平均为0.11 mg/L。两周年内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趋势相同,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水平分布上,以秭归的年平均现存量最高,江津的年平均现存量最低,从上游到下游轮虫的现存量大体呈递增的趋势。支流轮虫密度的变化范围为:0~1895ind./L,年平均为707.47 ind./L,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0~8.979mg/L,年平均为2.56 mg/L。两周年内轮虫的密度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不一致。密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春季、秋季、夏季、冬季。生物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春季,夏季,冬季。水平分布上,以大宁河年平均密度最大,达1009.0ind./L,乌江最小,仅129.5 ind./L,各支流密度大小顺序为:大宁河>梅溪河>彭溪河>大溪河>童庄河>香溪河>磨刀溪>乌江;年平均生物量以梅溪河最高,达3.393mg/L,乌江最低,仅0.335 mg/L。各支流生物量大小顺序为:梅溪河>大宁河>彭溪河>大溪河>香溪河>童庄河>磨刀溪>乌江。4.干流的多样性指数H’变化为1.62~2.31,年平均为1.92;均匀度J变化为0.39~0.67,年平均为0.56;丰富度指数D变化为0.71~1.79,平均为1.27。支流多样性指数H’波动在1.05~2.48,平均为1.77;均匀度指数J波动在0.40~0.94,平均为0.71;丰富度指数D波动在0.53~1.94,平均为1.15。
其他文献
本实验研究了大豆粕替代鱼粉在尼罗系吉富罗非鱼幼鱼实用日粮中的效果。设计了6种等氮(33.8%)、等能量(16.50 MJ kg)实验日粮,对照组日粮为20%鱼粉,试验组从12.5~100%不断增加大豆粕
海洋生物具有同陆地生物相同的蛋白酶组分,其中?-淀粉酶是众多蛋白酶中最重要胞外蛋白酶,它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物群体中。?-淀粉酶在生物体碳水化合物代谢
学位
本文以我国鲆鲽类主导养殖种类—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 Günther)和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为研究对象,运用成熟肽克隆、原核表达、Western blotting和组织
密鳞牡蛎(Ostrea denselamellosa Lischke),隶属于牡蛎属(Ostrea),一般栖息于潮下带至水深30 m以内的盐度较高且较稳定的浅海,在我国、朝鲜半岛、日本沿海均有分布,其软体部
日本鳗鲡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鱼类,但是近儿年由于环境污染,近年来过度捕捞以及海洋气侯异常等原因与欧洲鳗鲡美洲鳗鲡同样面临着天然苗种群数量显著下降的严峻局面,而日本鳗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