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和不良反应等指标评价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治疗手术后原发性肝癌和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运用网络药理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方法探讨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异病同治”的疗效机制和疗效评价指标。方法:收集73例(37例治疗组、36例对照组)肝癌和149例(83例治疗组、66例对照组)大肠癌术后患者的中医四诊信息、西医治疗过程信息、临床客观指标等及外周血液样本。以补肾健脾法联合为化疗组,以化疗组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无进展生存期、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肿瘤标志物、肝肾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等的临床疗效评价;结合网络药理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等筛选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对术后肝癌和大肠癌患者“异病同治”潜在的系统生物学疗效评价指标,并通过ELISA法、PCR法进行验证,进而阐明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对术后肝癌和大肠癌患者“异病同治”的分子机制。结果: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在提高肝癌、大肠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效果优于单独化疗,并可以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其中大肠癌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以及6个月、1年无进展生存期比例均大于肝癌,差异显著(P<0.001),大肠癌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以及1年无进展生存期比例均大于肝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6个月无进展生存期比例均大于肝癌,差异显著(P<0.001),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对大肠癌疗效可能更好。网络药理学筛选出补肾健脾解毒方的4个核心中药为黄芪、苦参、预知子、山茱萸,7个核心成分是异鼠李素、山奈酚、8-异戊烯基-山奈酚、5,7,4’三羟基-6-异戊烯基异黄酮、槲皮素、β-谷甾醇、桑叶活性黄酮等,50个核心靶点为TGF-β1、IFNγ、VEGFA、MAPK14、CASP9、TGFB1等,富集的KEGG信号通路有结直肠癌信号通路、、Erb B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VEGF信号通路等。转录组学结果提示,补肾健脾解毒方法联合化疗对手术后肝癌和大肠癌肝肾阴虚兼脾虚证“异病同治”的4个潜在基因为KDM6A、PXN、TCF7L2、TRIP12,富集的通路有VEGF信号通路、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结直肠癌信号通路等。蛋白组学结果提示,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治疗肝癌和大肠癌共同的差异血浆蛋白有ZEB2、IL-1A、CAT、RECK、LCP1、CD5L、EGF、ALML5、HLA-A、FBLN-5、KRT78共11个,提示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可能通过作用于这些蛋白通过Erb B受体信号通路、癌症的途径等KEGG信号通路等。“干预+病-证-方”的venny交集分析,预测出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对肝癌和大肠癌肝肾阴虚兼脾虚证“异病同治”的1个潜在基因是MAPK14。ELISA蛋白验证结果显示,肝癌和大肠癌干预后较干预前CAT表达显著升高,IL1A、EGF表达显著降低(P<0.001),KRT78是肝癌和大肠癌肝肾阴虚兼脾虚证共有的差异血浆蛋白,EGF是大肠癌肝肾阴虚兼脾虚证特异的血浆蛋白(P<0.001)。RT-q PCR白细胞验证结果显示,肝癌、大肠癌治疗组与对照组组间或组内干预前后的KDM6A、PXN、TCF7L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健脾解毒法联合化疗对肝癌和大肠癌临床疗效可能优于单独化疗,并能减轻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补肾健脾解毒方中黄芪、苦参、预知子、山茱萸中的异鼠李素、山奈酚、8-异戊烯基-山奈酚、槲皮素、β-谷甾醇等通过作用于靶标基因TRIP12、MAPK14或靶标蛋白IL-1A、CAT、EGF、KRT78上通过Erb B信号通路、癌症中的胆碱代谢、癌症的途径等以及MAPK级联的正调节、程序性细胞死亡等GO生物学过程的调控,而对手术后肝癌和大肠癌“异病同治”的作用。KRT78和EGF可能成为其候选疗效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