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研究

被引量 : 36次 | 上传用户:renx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湿地的重要性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我国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这种形式既保护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又通过合理开发把湿地带入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成为供人们游览休憩和科学考察的场所,受到了各地建设者们的青睐。但由于我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各地在建设湿地公园时都在走借鉴模仿之路,使得许多城市湿地公园景观都趋于同一性,丧失了景观的地域性特色。因此,作为纳入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湿地公园,如何去体现地域特色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识别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是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基础上,以如何去表达城市湿地公园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为研究内容,首先,研究了城市湿地公园及地域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发展历程,以期能借鉴某些典范中的设计思想。其次,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和地域文化这两者的关系,进而明确了城市湿地公园中地域文化应用的特点,并从我国已建成的城市湿地公园中挑选了6个优秀实践案例,从当地拥有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这两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深入解读,再对案例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出目前我国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对地域文化应用的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最后,在前面理论和案例的综合研究上探析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表达原则、表达载体、表达内容和表现手法。提出了在表达地域文化时,应以满足湿地地域生态性为前提,用“发展”的眼光对这些本土文化进行辩证取舍和合理应用,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并要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技术,力求营造出结合了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
其他文献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生物学人才 ,要求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 ,在新的课程体系下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而实现这个转变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教师的指导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享有“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区”以及“两江新区”等一系列国家层面的政策优势,借助西部大开发的东
物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市场经济以及国民经济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物流园区具有高度战略意义、集聚意义、可持续发展意义等优势,物流园区的发展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健康、快速
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在课程评价方面,要求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物理教学中要求注重实践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新的评价工具因
培养幼儿自信心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郭彦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幼儿全面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断激发幼儿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增强幼
劳动地域分工理论是现代区域经济地理学的重要基础。区域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生产力的学科,而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则以生产力的变革为主线,探究其内涵及在真实世界的体现,有着
动漫对当代青少年的审美意识有着巨大影响。动漫不仅通过明显的意识形态影响着青少年固有的审美意识,更通过隐蔽的亚意识形态符号推动审美意识的转型。动漫中的亚意识形态符
加入WTO后,教育服务贸易全面开放将对我国产生重要影响,特别是对高等教育服务领域更是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文章从当前国际、国内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现状出发,提出我国高等教
当下中国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农村教育亦问题重重。西北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对该地区农村教育的影响具有其地域特殊性。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系统内采取教育手段提高师生使用媒介的效果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师生对课程的理解,是课程理念和计划转化为课程行为的前提,是课程最终达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