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湿地的重要性已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我国湿地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国家湿地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这种形式既保护了湿地的生态效益,又通过合理开发把湿地带入到城市居民的生活中,成为供人们游览休憩和科学考察的场所,受到了各地建设者们的青睐。但由于我国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研究还处在探索阶段,目前各地在建设湿地公园时都在走借鉴模仿之路,使得许多城市湿地公园景观都趋于同一性,丧失了景观的地域性特色。因此,作为纳入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城市湿地公园,如何去体现地域特色进而提升整个城市的识别性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是在保护湿地生态的基础上,以如何去表达城市湿地公园所在区域的地域文化为研究内容,首先,研究了城市湿地公园及地域文化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发展历程,以期能借鉴某些典范中的设计思想。其次,探讨了城市湿地公园和地域文化这两者的关系,进而明确了城市湿地公园中地域文化应用的特点,并从我国已建成的城市湿地公园中挑选了6个优秀实践案例,从当地拥有的地域文化资源和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应用这两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深入解读,再对案例进行了综合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总结出目前我国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对地域文化应用的成功经验及不足之处。最后,在前面理论和案例的综合研究上探析了地域文化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的表达原则、表达载体、表达内容和表现手法。提出了在表达地域文化时,应以满足湿地地域生态性为前提,用“发展”的眼光对这些本土文化进行辩证取舍和合理应用,处理好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并要积极地学习和借鉴外来先进技术,力求营造出结合了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