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居作为一种文明(文化)的载体,是在特定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人类长期实践逐渐积淀的结果。其所蕴涵的历史、艺术、美学价值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也是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瑰宝。但是在今天,古老的民居生态文化正在慢慢的消逝。放眼能及的古镇民居,大多地处莽荒或位置偏僻,即使是曾经一度的繁华之地,也因历史的原因而门前冷落,尘封窑藏。古城、古镇、民居连同一种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的流失,仅仅发生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与传统家园的彻底割裂,也仅仅是一两代人的人生。因此,我们必须意识到,在“现代化”的浪潮里,“新价值”的狂欢中,研究传统民居,尤其是民居与环境的适应关系,从而寻找出建筑形成的可循规律,是我们今天的责任与使命。“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个支配着生物界的古老法则,无论是人,还是动植物,皆以适应环境为其求得生存的前提。动物以改变自身结构的方式来取得与环境的适应,人则依靠创造和发展来满足自身与环境相适应的需求。因此,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西南西北不同地区民居建筑的比较研究,从中找出解决民居保护与传承的科学方法。论文将通过“适者生存”这一基本观点指导,从具有相同性与特殊性的三组地方实例(包括:西北生土窑洞与西南土掌房,关中晋商大院、西北平遥古镇与西南大理、丽江,西北陈炉与西南建水)来具体分析,民居在时间、空间里对适应所作出的改变。针对气候、地形、民居构造、建筑材料、人文环境、文化保护等六个方面的整合分析,比较得出西南与西北民居建筑的异同点。围绕“适者生存”这一基本理论理解社会与环境的关系,得出因地域因素造就的传统民居如何在今天的新城体系下进行共生,真正做到顺应时代、以动态发展的科学方向。提出“建构框架,保护原型,充实功能,有机更新,塑造形象,整合空间”的具体再生方案。完善现今民居发展模式的趋向性预计前景和科学保护与发展的可实施性方法,并将其转化为其他历史民居古镇保护与发展的参考详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