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虚无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可以追朔到新文化运动中的“全盘西化”观念,自此之后从没有消失。文革中非理性的反传统文化不过是虚无中国历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之后,面对东西方发展的差距,社会上普遍兴起了对中华文明的批判,而当苏联解体、中国改革出现大量社会问题时,在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反思中,历史虚无主义再次泛起。在历史研究、文学创作、大众传媒等思想文化领域中都有表现,历史虚无主义的泛起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个巨大隐患,它曲解中共党史、否定中国革命、诋毁中国文化必将削弱人民对党的信任和对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自信。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影视业也走向了繁荣。但由于受学术领域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以及社会大环境中个人主义、功利主义盛行的影响,一些影视剧制作者为了迎合观众的低俗娱乐需求,追求收视率和票房价值,认为历史影视剧不必完全尊重历史,因而肆意曲解历史,渲染封建意识、美化帝王将相、热衷描绘宫闱斗争,使不少影视剧渗入了历史虚无主义,影视剧中的历史虚无主义传播具有隐蔽性。 观看影视剧是大学生重要的文化活动,绝大多数大学生没有经过系统的历史学习,未形成理性的历史思维,缺乏对历史虚无主义的辨识,往往在观看影视剧中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剧中传递的观点,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因此,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及各种思潮的相互博弈,抵御历史虚无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已迫在眉睫。首先要加强大学生的唯物史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通过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历史的发展规律,深刻理解社会主义道路的曲折性;通过开设历史影视剧鉴赏课,提高大学生的影视欣赏水平,提升大学生对影视剧中历史虚无主义的辨识力。其次,要加强和改进历史影视剧的创作与传播管理,以是否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衡量作品的质量,切实贯彻广电总局关于“红色经典”改编的有关规定的精神,禁止曲解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的历史剧传播,运用新媒体传播正史、信史,批驳影视剧中的历史虚无主义言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