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爵士乐》是非裔美国著名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描绘美国黑人百年历史画卷的第二部力作。本部小说发表于1992年,次年莫里森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纽约时报书评》对这本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它为一本卓越而令人惊叹的小说,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小说借助于爵士乐即兴演奏的方式展开叙述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令读者读来犹如置身于上个世纪20年代纽约哈莱姆区爵士乐师即兴演奏的美妙旋律之中。这部后现代主义的杰作,已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不朽名篇。本论文力图借助于喻指理论对《爵士乐》进行系统性分析,以便深刻地解读作者所使用的艺术表现手法及其借艺术表现手法所传达的主题思想。长期以来,学界对于托尼.莫里森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最蓝的眼睛》《秀啦》和《所罗门之歌》,研究《爵士乐》的人相对较少。特别是之前对《爵士乐》的研究多从欧美比较文学、叙事策略、后殖民主义、心理分析或女性意识等视角来探究,很少采用喻指性分析。故本论文研究拟从喻指性分析的角度对《爵士乐》进行一些新的探索,以探究借用喻指理论分析文学作品的可能性和拓宽研究的领域及范围。喻指理论是非裔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小亨利.路易斯.盖茨采用西方现代语言学及符号学理论来研究非裔美国文化传统时提出来的。他的喻指理论是介于语言学分析和文化分析之间的一种具有高度包容性的文学理论。喻指理论的提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种独特的阐释非裔美国文学的方法论和新视角,借助于喻指理论有利于更为深刻地剖析作品中非裔美国人的文化和心理世界。在非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喻指特征主要通过语言的喻指、意象的喻指和文本的喻指来反映作品所隐含的主题。本研究拟从语言运用、意象分析和互文性等三个方面对《爵士乐》进行解读,以期对这本小说所揭示的主题意义获得一个新的更为深入的理解,并为鉴赏莫里森的作品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笔者最后指出:这本小说通过运用非洲传统的喻指有效描写方法,深刻地反映出作者对非裔美国人的物质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理解以及对其生存状况的关注。作者以小说的形式呼吁黑人传统文化的归回、寻求自我身份的实现以及民族情结的诉求。莫里森的运用有效的喻指手法,反映了黑人传统文化对黑人民族、尤其是处在美国白人主流文化压抑下的黑人族群的重要性,指出认同黑人传统文化有助于黑人自我身份的积极建构和个人归属感的维持。除此之外,莫里森的描写艺术还体现了她高度重视家庭关系,以及社区关系对个人乃至整个民族发展的重大影响。她的充满传统比喻描写的美妙旋律中所包含着的人类之爱,启迪人们的交流和理解,这就是有效的文学描写手法对作者主题揭示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