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肥胖全球流行已成当前公共健康问题,防肥减肥任务重大。其中运动对减肥的防控也是研究热点之一。PGC-1α是细胞能量代谢与脂肪氧化调节的关键信号,探索不同的运动方式对PGC-1α的激活,对运动减肥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目的: 观察在相同摄氧量强度下,不同肌肉收缩形式(向心和离心)的运动对PGC-1α的激活作用,进而揭示相同摄氧量状态下,不同运动方式对运动后0-48小时内机体能量代谢信号的作用,以及是否存在时相性变化。 研究方法:实验第一部分取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向心运动组(E组)和离心运动组(L组),各组分别为12只大鼠。先进行三天的适应性训练后,休息24小时。E组大鼠进行平坡跑运动(坡度0°,跑速20m/min,时间15min),L组大鼠进行下坡跑运动(坡度-5°,跑速Xm/min,时间15min)。实验中调整L组的跑速直至摄氧量与E组一致。所得到的跑速为实验第二部分L组大鼠的跑速X。实验第二部分取雄性SD大鼠66只,随机分成11组,每组6只,分别为对照组(C),向心运动后E0、E6、E12、E24、E48小时组。离心运动后L0、L6、L12、L24、L48小时组。向心运动组和离心运动组分别进行三天的适应性训练。休息24小时。E组大鼠进行平坡跑运动(坡度0°、跑速20m/min,时间60min)。L组大鼠进行下坡跑运动(坡度-5°、跑速Xm/min,时间60min)。跑速X为实验第一部分确定的跑速。各组大鼠一次性跑台运动后取材,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腓肠肌和比目鱼肌中PGC-1α的蛋白达情况,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大鼠比目鱼肌肌纤维微细结构的变化。 研究结果: (1)E组与L组大鼠在跑速为20m/min时摄氧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 (2)L组肌纤维微细结构的变化有大于E组的趋势,且持续的时间较长。 (3)E组与L组大鼠在相同摄氧量强度下不同肌肉收缩方式(向心和离心) 运动后,腓肠肌和比目鱼肌PGC-1α蛋白表达量与C组相比,E组均有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L组PGC-1α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且在0h、48h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6h、24h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12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E组腓肠肌和比目鱼肌PGC-1α蛋白表达量与L组相比,在0h、12h、48h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6h、24h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摄氧量相同的一次性跑台运动后,离心收缩可显著性提升大鼠骨骼肌PGC-1α蛋白的表达,且持续时间较长,呈现运动后即刻和48小时双高峰现象。而向心收缩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