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一些极端恶性事件引发了社会关于大学生德育工作的思考,高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内容是亲社会行为的塑造与培养,亲社会行为是包括与他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物品,给他人提供帮助,与他人开展合作,捐赠行为和安慰他人等一切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或者对他人带来一定好处的行为。当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仍较多集中于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的探讨,在亲社会行为测量工具的研究中对大学生群体关注不够。基于此,本研究拟修订国外研究者编制的成人亲社会量表并进行相关应用研究。拓展当前亲社会行为领域的研究内容,为高校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评估提供参考。学校适应是学生的表现、对学校态度和活动参与情况的结果,这三方面适应结果的好坏反映了学生的学校适应程度。心理弹性是指即使面临各种危机,个体依然可以产生良好的适应或顺利发展的结果的现象。已有理论研究发现,亲社会行为、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之间存在显著相关,但当前研究关于这三个变量之间关系的探讨较少。开展针对三者关系的研究能够丰富相关领域的研究并为高校心理健康实践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研究一选取了三批样本用于成人亲社会量表的修订及本土化研究。第一次测试选取436名天津某高校大学生,使用翻译完成的成人亲社会量表进行测试,依据项目分析结果删除不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的项目并确定量表的正式版本。第二次测试选取576名天津某高校大学生,使用修订后的成人亲社会量表、大学生学校适应性量表、情绪调节自我效能感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中国大五人格问卷简版宜人性分量表进行测试,验证修订后量表的信效度。第三次测试选取了223名参与过第二次测试的大学生,于第二次测试完成4周后使用修订后的成人亲社会量表进行测试,所得数据用于量表重测信度验证。研究二是对修订后的成人亲社会量表进行初步应用。以天津、上海和海南等地827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使用修订后的成人亲社会量表、心理弹性量表和大学生学校适应性量表进行测试,所得数据用于分析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的水平和差异并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研究一和研究二取得的结论如下:1.修订后的成人亲社会量表信度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2.亲社会行为、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在学生干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干部的亲社会行为、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3.亲社会行为、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一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和大四学生;大三学生的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水平显著高于大二和大四学生。4.高亲社会组的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水平均显著高于低亲社会组。5.亲社会行为与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的各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6.亲社会行为和心理弹性能够预测学校适应。7.亲社会行为在心理弹性和学校适应两个变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