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中国一直被认为是一个宗族主义的社会。宋代以后社会经济、政治的变动,理学的传播和“宗法”实践的庶民化,使得明清时代宗族制度渐臻完备。而研究这种庶民化宗族无疑是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窗口。
近代以来,人类学领域中对汉人宗族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对宗族的结构和社会功能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这些研究在地域方面表现出偏重于东南地区的倾向。而汉人宗族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需要更多的田野资料来说明。
在汉人宗族研究中围绕宗族的基础是族产还是系谱这个问题学术界进行了激烈的争论。而不管是持以上哪种观点的研究,其资料都是相对静止的宗族,缺少一个放在地方时空脉络里进行的田野调查资料作为支持。随着1949年解放以来,中国的宗族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之后,在很多地区更是出现了“宗族复兴”现象。那么在这样的一个变化背后,是否可以看到汉人宗族中更为基础的“深层结构”呢?如果在一个变迁的宗族中看到相对稳定的“深层结构”,应该对我们认识汉人宗族的基础有更好的帮助,对汉人宗族的基础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有更好的说服力。
正是基于这两点思考,本文对皖西南地区的一个宗族组织进行了深入的田野调查,试图让皖西南地区的宗族形态有一个完整的展示,丰富汉人宗族研究的第一手田野资料。并且在研究中更进一步用第一手田野资料说明,宗族的基础是系谱原则(房的分裂性和族的联合性的统一),并在变迁的视野中证明之,对学术界的争论做出回应。笔者认为,这种系谱原则是汉人宗族的深层结构,不同时期出现的各种宗族的形态都是在以这个深层结构为基础上的表现。一些地区在90年代后表现出来的宗族复兴现象并不是一个普遍现象,而是各地不同的功能性要素在系谱原则上体现出来的结果。故对于现在的宗族复兴的研究,笔者认为或许本文能提供一种重新思考,即以最基本的系谱原则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重心,这或许是更为得体的方式。